[发明专利]一种多环芳族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84155.9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华;冯静;刘赛赛;郭文龙;王振宇;边坤;孙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鲍亚平 |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环芳族 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环芳族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发明所述的多环芳族化合物具有B、P、Al、Ga、As、Si或Ge原子的多环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所述的多环芳族化合物阻碍有机分子间激‑激复合物的生成、增加内部电子密度和稳定性,由此可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多环芳族化合物可以改善对溶液的溶解度,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蓝光材料所具有的工序生产性及费用问题,并且在原有的工序中不是其蒸镀工序而是在其溶液工序中也可以用于制备发光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环芳族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使用的物质大部分为纯有机物,或者为有机物与金属形成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根据用途可区分为空穴注入物、空穴输送物、发光物、电子输送物、电子注入物等。在此,作为空穴注入物或空穴输送物主要使用离子化能相对较小的有机物,作为电子注入物或电子输送物主要使用电负性较大的有机物。此外,作为发光辅助层所使用的物质最好能满足如下特性:
第一、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所使用的物质需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原因是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内部因电荷的迁移而发生焦耳热。目前,作为空穴输送层通常所使用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低,因此在低温下驱动时,材料易发生结晶化而引起发光效率降低的现象。第二、为了降低驱动电压,需要将与阴极和阳极邻接的有机物设计成电荷注入势垒较小,电荷迁移率高的类型。第三、电极和有机层的界面、有机层和有机层的界面上一直存在能量壁垒而不可避免地累积一些电荷,因此需要使用电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物质。
发光层由主发光体和掺杂物这两种物质构成,掺杂物需要量子效率高,与掺杂物相比主发光体需要能隙大而容易发生向掺杂物的能量转移。用于电视、移动设备等的显示器根据红色、绿色、蓝色这三原色实现全彩色,发光层分别由红色主发光体/掺杂物、绿色主发光体/掺杂物以及蓝色主发光体/掺杂物构成。目前蓝光材料仍然存在发光量子效率低、色纯度差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蓝光来自于能隙较宽的能级间的跃迁,而宽禁带的有机化合物在进行分子设计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蓝光材料的体系中存在着较强的π-π键相互作用,有着很强的电荷转移特性,从而使宽带隙中存在更多的无辐射弛豫通道,加剧了分子之间的荧光淬灭,降低了蓝光体系的量子产率。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多环芳族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环芳族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其中,环Q1、Q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C50芳族环系、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C50杂芳族环系组成的群组;
Y1、Y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NR1、CR2R3、O、S、Se、SiR4R5中的一种,或者去掉Y1;
X选自B、P、P=O、P=S、Al、Ga、As、SiR2或GeR3;
W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是CR6或N,并且两个相邻的基团W代表下式(1)或(2)的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钌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衣物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