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咽拭子采集头颅定位固定隔离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4125.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卉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B90/14;A61L2/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陈隆祥 |
地址: | 332900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咽拭子 采集 头颅 定位 固定 隔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咽拭子采集头颅定位固定隔离罩,包括采集窗、防护板、上下固定机构、左右限位机构和杀菌机构,本发明采用的上下固定机构与左右限位机构可以将患者的头部固定限位,防止患者在进行咽拭子采集时,因身体的应激反应而移动造成采集不方便的问题,而一号气囊与二号气囊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了患者的头部较小无法固定限位的问题,患者在进行咽拭子采集时不发生移动,可以减小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接触,从而预防了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在患者咽拭子采集之后,可以通过杀菌机构对上下固定机构与左右限位机构进行杀菌,避免了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咽拭子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咽拭子采集头颅定位固定隔离罩。
背景技术
咽拭子采集是指用医用的棉签,从人体的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采集的样本就是咽拭子标本,为了检验呼吸道疾病病毒类型,往往通过咽拭子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测出该病毒类型。
但在咽拭子采集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传统的咽拭子采集是没有采用任何设备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因此患者在进行咽拭子采集时,由于自身的应激反应头部向后移动,从而易造成医护人员咽拭子采集不方便的情况出现。
2、在对患者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有可能发生接触,从而易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咽拭子采集头颅定位固定隔离罩,包括采集窗、防护板、上下固定机构、左右限位机构和杀菌机构,所述的采集窗为回形结构,采集窗的后端面安装有防护板,防护板为开口向下的匚形结构,采集窗的内壁上下设置有上下固定机构,采集窗的内壁左右两端面均设置有左右限位机构,采集窗的内壁设置有杀菌机构。
所述的上下固定机构包括滑槽、电动滑块、支撑板、承托架、安装槽、电动气缸、弧形板、立板、一号气囊和橡胶垫,所述的采集窗的内壁下端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上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承托架,承托架的上端面为弧形结构,采集窗的内壁上端面与其内壁左右两端面均安装有安装槽,位于上侧的安装槽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气缸,电动气缸的移动杆上安装有弧形板,弧形板为上凸下凹的弧形结构,弧形板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立板,左右两个立板与弧形板的下端面之间共同安装有一号气囊,左右两个立板的相对面均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上端与一号气囊的下端抵紧,弧形板下端的一号气囊将患者的头颅抵紧在承托架上,使得患者的头部得到固定,避免了患者在进行咽拭子采集时,因身体的应激反应向后移动造成采集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橡胶垫在立板与患者头部接触时起到保护作用,一号气囊便于弧形板对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头颅,避免因患者的头颅大小不同,导致弧形板无法将患者的头颅固定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左右限位机构包括放置槽、移动槽、底板、双向液压缸、连接板、弧形架和二号气囊,所述的采集窗的下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左右两个安装槽连通的移动槽,采集窗的下端面安装有底板,底板上安装有双向液压缸,双向液压缸位于放置槽内,双向液压缸的两个移动杆上均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为倒L型结构,连接板贯穿移动槽后安装有弧形架,弧形架靠近安装槽的端面为凸起弧形结构,左右对称排布的弧形架的相对面均安装有二号气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左右两个所述的安装槽与弧形架之间分别以支撑弹簧杆相连接,左右两个二号气囊将患者头部的左右两侧固定,此时二号气囊将患者头部的左右两侧限位,避免了患者在进行咽拭子采集时,因身体的应激反应而移动造成采集不方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卉,未经李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