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剪切挤胀吸能的可导向防撞垫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2706.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雷正保;熊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剪切 挤胀吸能 导向 防撞垫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剪切挤胀吸能的可导向防撞垫,包括支撑导向模块、缓冲吸能模块和剪切挤胀吸能模块;支撑导向模块由可移动框架、波形护板、固定端和钢丝绳组成;缓冲吸能模块由竖直设置于可移动框架前的弧形鼻端组成;剪切挤胀吸能模块由剪切圆框、吸能部件和橡胶圈组成,剪切圆框设置于相邻可移动框架之间,吸能部件通过橡胶圈固定在剪切圆框的通孔内;当车辆与防撞垫发生碰撞时,剪切圆框中的第一圆框向第二圆框压缩,吸能部件发生剪切变形,同时第二圆框发生挤胀变形,实现剪切和挤胀双重吸能。本发明使得防撞垫在碰撞过程保持平稳、无回弹力且吸能效果好,吸能部件耗材小并且安装方便,具有成本低、重复使用率高、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剪切挤胀吸能的可导向防撞垫。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高速公路的安全防护装置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汽车进入收费站和服务区前的匝道处、公路交通的分流处,由于车速过快,驾驶人员不能及时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而撞向匝道或分流处的三角端,对车辆和乘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高速公路上的匝道和分流处使用可导向防撞垫进行防护,保障碰撞时乘员的安全及侧碰时车辆能够顺利导向。
目前,国内的可导向防撞垫主要是利用吸能部件的压溃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减缓车辆的冲击,从而降低碰撞时车辆和乘员的损害。这种吸能结构体积大,成本较高,且吸能容量较小,并且撞击后吸能部件整体压溃,需要全部更换,甚至在轻微碰撞时,吸能部件易发生变形,也需及时更换,不利于防撞垫的推广使用。
中国专利CN201921868711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可导向防撞垫,包括导向机构、框架、吸能组件、吸能端头、支撑组件和波形板组;多个框架沿导向机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安装在导向机构上;吸能组件安装在相邻两框架之间;吸能组件包括第一防阻块、第一吸能管、第二防阻块和两第一弧形板;吸能端头和支撑组件分别位于导向机构的相对两端,并与框架连接;波形板组沿导向机构长度方向布设,并与多个框架连接。该发明中吸能管、防阻块和弧形板的结合使得防撞垫具有较好的防护缓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车辆的冲击,但是该吸能组件结构较为复杂,碰撞时存在结构不稳定、吸能不均衡的缺点,难以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有效地防护。
中国专利CN201910732410公开了一种缓冲吸能可导向防撞垫,所述防撞垫底部为导轨组件,导轨组件上方设置有多个矩形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直立并纵向依次平行排布,底部配合导轨组件实现纵向滑动;相邻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弹塑性耗能元件,弹塑性耗能元件的前后两端连接到支撑框架上;最前端的支撑框架前方设置有纳米流体耗能鼻首,纳米流体耗能鼻首前端呈弧形。该发明的结构通过压缩耗能、导向、拦截方式耗散较大能量,降低撞击力,具有较好的防撞吸能效果,但采用弹塑性元件作为缓冲结构,存在弹性释放造成二次碰撞的问题,极易对车辆和乘员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一种新型剪切挤胀吸能的可导向防撞垫,以解决现有防撞垫防撞吸能效果不佳、成本高及二次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剪切挤胀吸能的可导向防撞垫,包括支撑导向模块、缓冲吸能模块、剪切挤胀吸能模块;当车辆与防撞垫发生碰撞时,支撑导向模块用于支撑防撞垫并使可移动框架在受到汽车碰撞后沿碰撞方向向固定端移动,缓冲吸能模块发生压溃形变,起防护缓冲的作用,剪切挤胀吸能模块中的剪切圆框逐级压缩,吸能部件发生剪切吸能同时第二圆框发生挤胀吸能,从而实现防撞垫在碰撞时逐级以剪切和挤胀吸能的方式不断吸收车辆的碰撞动能,并且保证碰撞时车辆平稳且防撞垫无回弹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2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