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茯砖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2697.2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姜明国;卢杰;朱鸿平;马丽娟;许汉运;孟秀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宗全 |
地址: | 530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砖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砖茶制作工艺,将毛茶依次经过加水、匀堆、汽蒸、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步骤,加水使用的是含金花菌孢子的水;还可包括加菌步骤,加菌在汽蒸后压制前;加菌是往软化的毛茶中加入含有金花菌的茶叶。为使得额外添加的金花菌能在茶叶上快速生长,发明人通过微生物技术对金花菌进行生长驯化。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不仅缩短了茯砖茶发花时间,减少杂菌污染,而且茯砖茶金花含量大,降低了时间成本,能使成品茯砖茶更快进入陈化期,在相同的时间内,陈化时间更久,茯砖茶口感更为醇厚。总之,应用本发明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极大的提升了茯砖茶的品质,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毛茶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茯砖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茯砖茶约在公元1368年问世,采用陕南,四川等茶为原料,手工筑制,因原料送到咸阳泾阳筑制,称“泾阳砖”;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以其药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或“福砖”。茯砖茶“金花”的多种提取成分具有显著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功效。长期饮用茯砖茶,能够促进调节新陈代谢,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对人体起着有效的药理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茯砖茶的特殊功效已经得到茶学、医学、微生物学等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同。
传统的茯砖茶制作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将毛茶依次经过加水、匀堆、汽蒸、压制、定型、发花、干燥。发花是茯砖茶制作特有的工艺,其他茶类没有这道独特的工序。发花是通过对筑封成型的茯砖茶内冠突散囊菌生长与繁殖并形成孢子,即人们肉眼可见的金黄色颗粒金花。传统工艺中茯砖茶制作周期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而且所得茯砖茶金花量少,品质难以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花时间短且金花量大的茯砖茶制作工艺,以提高茯砖茶生产效率、降低时间成本,能够更快地将成品茯砖茶进行陈化,所得茯砖茶产品品质稳定优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茯砖茶制作工艺,将毛茶依次经过加水、匀堆、汽蒸、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步骤,加水使用的是含金花菌孢子的水。
加水的水用量为毛茶重量的10%—15%。
含金花菌孢子的水中含浓度为106cfu/ml金花菌孢子。
上述茯砖茶制作工艺,还包括加菌步骤,加菌在汽蒸后压制前;加菌是往软化的毛茶中加入含有金花菌的茶叶。
加菌的茶叶用量为毛茶重量的0.1%—1%。
含有金花菌的茶叶中含浓度为108cfu/g金花菌孢子。
金花菌先后经过茶水培养基驯化阶段和茶叶培养基驯化阶段。
茶水培养基驯化阶段为利用茶水培养基对金花菌进行生长驯化,通过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蔗糖的含量,使金花菌能够在不含蔗糖的茶水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茶叶培养基驯化阶段为利用茶叶培养基对已经茶水培养基驯化阶段后的金花菌进行生长驯化,通过逐步降低培养基中蔗糖的含量,使金花菌能够在不含蔗糖的茶叶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茶水培养基为;茶水培养基配方为200g毛茶,1000ml蒸馏水,琼脂30g,0-2g蔗糖;茶叶培养基配方为8g毛茶/平板、0-5.0%蔗糖溶液。
加水使茶叶最终含水量为20%—25%;
匀堆是将加水后的毛茶渥堆5—12h,使茶叶充分吸湿;
汽蒸是用汽蒸机对毛茶进行汽蒸10s—20s,汽蒸温度100℃,使其软化,便于压砖定型;
压制,用压砖机对软化的毛茶进行模具压制,形成砖块形状。
定型是对压制好的茯砖茶块叠加在一起,用重物压住,使茯砖茶更好的定型,不易散开,定型时间为6—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民族大学,未经广西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2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