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80971.2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代志旭;邓五先;吕有厂;张创业;高明忠;谢晶;刘军军;李飞;杨本高;刘依婷;唐瑞烽;叶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层 全方位 立体 瓦斯 回收 利用 结构 | ||
1.一种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被保护煤层(8)上方设置有高位瓦斯抽采巷(1),在高位瓦斯抽采巷(1)布置下行瓦斯抽采孔(2),连通被保护煤层(8);在被保护煤层(8)下方设有进风巷、回风巷,在回风巷(3)、进风巷(4)布置上行瓦斯抽采孔(5)连通被保护煤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瓦斯抽采巷(1)位于上保护层(6),所述回风巷(3)、进风巷(4)位于下保护层(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瓦斯抽采孔(2)、上行瓦斯抽采孔(5)是从保护层打向被保护煤层(8)的钻孔,孔径9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被保护煤层(8)的瓦斯赋存量合理布置每个断面的瓦斯抽采孔的数量以及每个断面的间隔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下行瓦斯抽采孔(2)的仰俯角为:
θ1=arctan H1/L1
式中θ1是下行瓦斯抽采孔(2)的俯角,H1是高位瓦斯抽采巷(1)的断面中心与下行瓦斯抽采孔(2)另一端点的垂直距离,L1是高位瓦斯抽采巷(1)的断面中心与下行瓦斯抽采孔(2)另一端点的水平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瓦斯抽采孔(2)的仰角依次是(从左至右,对称分布):29°,32°,35°,39°,44°,51°,59°,68°,78°,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行瓦斯抽采孔(5)的仰俯角为:
θ2=arctan H2/L2
式中θ1是上行瓦斯抽采孔(5)的俯角,H1是回风巷(3)或进风巷(4)的断面中心与上行瓦斯抽采孔(5)另一端点的垂直距离,L1是回风巷(3)或进风巷(4)的断面中心与上行瓦斯抽采孔(5)另一端点的水平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瓦斯抽采孔(5)的俯角依次是(从左至右,对称分布):96°,90°,79°,70°,61°,54°,47°,43°,39°,3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瓦斯抽采孔(2)、上行瓦斯抽采孔(5)在被保护煤层(8)中的深度为1-2m,所述下行瓦斯抽采孔(2)、上行瓦斯抽采孔(5)分别与瓦斯抽放管(9)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保护层全方位立体瓦斯抽采与回收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斯抽放管(9)连通瓦斯排放主管(10),瓦斯排放主管(10)连通瓦斯抽放站(11),瓦斯抽放站(11)连通瓦斯发电站(12),并入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四川大学,未经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二矿;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9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