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洞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80622.0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年近;庞浩然;王晓勇;任明英;吕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15/04;E02D3/12;E02D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朱艳华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洞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溶洞处理方法,采用在孔内预埋注浆管、插入溶洞、配置速凝水泥浆液、一次常压灌注、等待浆液凝结、二次加压劈灌和拔管继续作业等操作。本发明通过在挖穿溶洞顶部堵漏时预埋插入注浆管的方式进行溶洞注浆,避开前期预注浆的挖孔成本,以直接且根本的方式进行溶洞加固,防止再次冲孔时护臂破裂造成漏浆塌孔,通过快凝速注二次灌浆的方法,待一次灌注对溶洞的孔隙形成一定程度的添堵后再二次加压灌注,能够有效避免浆液的流失,节约灌注成本,且通过劈裂形成水泥骨架,加固溶洞土体,使其满足桩端持力层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中的溶洞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溶洞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灌注桩施工时溶洞的出现会造成漏浆、塌孔等严重事故,对项目的成本和工期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岩溶地区溶洞桩基的处理技术在整体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在挖穿桩底溶洞顶部发生漏浆时,现有的溶洞现场处理方法大多为进行回填操作,在回填至一定高度再重新进行冲孔作业。然而此种工法难以有效填充大型溶洞,挤密形成的护臂较为薄弱,后续冲孔至该溶洞高程处仍可能发生严重漏浆。
采用注浆的方法处理溶洞,但对于埋深较大且顶部坚硬的溶洞可实施性小。尤其对于透水性的溶洞,一次灌浆到位会造成大量浆液外流,不利于成本控制,且注浆后溶洞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难以达到要求,按照规范无法充当桩端持力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洞处理方法,采用在孔内预埋注浆管、插入溶洞、配置速凝水泥浆液、一次常压灌注、等待浆液凝结、二次加压劈灌和拔管继续作业等操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将通过以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溶洞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对所述溶洞进行钻孔过程中形成的孔发生漏浆时,对所述形成的孔堵漏并插入注浆管;
S2.待所述形成的孔的孔内液面稳定后,施力使所述注浆管贯入所述溶洞;
S3.配置灌浆浆液,对所述形成的孔进行灌浆,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灌浆作业;
S4.取出所述注浆管,继续进行钻孔作业。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形成的孔堵漏采用的堵漏材料包括黏土、片石、碎石和袋装水泥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合。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步骤S3配置的灌浆浆液包括水泥浆液和速凝防水剂。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注浆管内设置有速凝管道,所述速凝防水剂经所述速凝管道输送,所述水泥浆液经所述注浆管与所述速凝管的管间通道输送。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步骤S3中对所述形成的孔进行灌浆,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灌浆作业具体包括:
S31.对所述形成的孔进行一次灌浆,至压力达到第一阈值时停止;
S32.待所述溶洞内灌浆浆液凝结后进行二次灌浆,至压力达到第二阈值时停止;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不同于第二阈值。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步骤S31具体为:一次灌浆的压力为2~3MPa,在灌浆量变小且压力保持在所述第一阈值时停止灌浆,等待10-20min后进行二次灌浆。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步骤S32具体为:所述二次灌浆的压力范围为5-10MPa,灌浆的稳压时间为8-1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