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0020.5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林;许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1;F24F1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李晓芳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调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智能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空调包括两组半导体制冷元器件。该方法包括:获取空调的压缩机的当前持续运行时间;在当前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若空调处于制冷模式运行时,控制空调中的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启动运行,其中,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一制冷端与空调内机连接,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一制热端与空调外机连接;在当前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若空调处于制热模式运行时,控制空调中的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启动运行,其中,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二制冷端与空调外机连接,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二制热端与空调内机连接。这样,提高了空调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一种常见调节室内环境温湿度的智能设备已被广泛应用。相关技术中,空调可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具有能效高的优点,但是,在高温制冷或低温制热时,空调可能会出现制冷量或制热量低的问题。
目前,在低温制热时,空调可采用增加电加热管的方式提高制热量,但在高温制冷时,却很难有方法可解决制冷量低的问题。可见,空调还很难提供更多的制热量和制冷量,满足在恶劣工况下的制冷制热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空调,以解决在恶劣工况下,空调制冷量或制热量不足的技术问题。所述空调包括两组半导体制冷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的压缩机的当前持续运行时间;
在所述当前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若所述空调处于制冷模式运行时,控制所述空调中的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启动运行,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一制冷端与空调内机连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一制热端与空调外机连接;
在所述当前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若所述空调处于制热模式运行时,控制所述空调中的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启动运行,其中,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二制冷端与所述空调外机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二制热端与所述空调内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空调的压缩机的当前持续运行时间;
第一启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当前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若所述空调处于制冷模式运行时,控制所述空调中的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启动运行,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一制冷端与空调内机连接,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一制热端与空调外机连接;
第二启动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当前持续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若所述空调处于制热模式运行时,控制所述空调中的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启动运行,其中,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二制冷端与所述空调外机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元器件的第二制热端与所述空调内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空调控制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用于空调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上述用于空调控制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