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坯连铸扇形段空间定位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9039.8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9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驰;张世宇;王鑫;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7 | 分类号: | B22D11/057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佟宁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坯连铸 扇形 空间 定位 测量方法 | ||
一种板坯连铸扇形段空间定位测量方法,采用简易的三维坐标控制方法,通过多点定位测量确定全站仪空间坐标,再利用全站仪配合设备定位安装。本发明的测量方法简单,采用的工具容易制作,使用方便,能够大幅度提高设备安装效率,同时实现安装精度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安装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坯连铸扇形段空间定位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的设备安装过程中,由于扇形段设备安装属于整个连铸工程的核心位置,它的安装直接影响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未来在工艺生产中产品的质量及未来生产过程中的检修频率。因为扇形段安装处于三维空间的位置,众多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方法的时候,一般以香蕉梁纵向生产断面二维坐标系及每个香蕉梁框架中心线,在施工现场运用钢丝线挂线的方式进行逐一测量每个香蕉梁框架与扇形段连接处的定位进而确定扇形段设备的安装定位。由于实际安装测量过程中,测量挂线往往因为设备所属的空间位置周围没有合适的支撑点,使的施工难以进行或者找到比较合适的支撑点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刚刚设置好的测量钢丝线精度又存在偏差需重新调整,进而造成人力资源的反复浪费,设备安装精度不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扇形段空间定位测量方法,采用简易的三维坐标控制方法即可实现设备的快速精准布置,本发明的测量方法简单,采用的工具容易制作,使用方便,能够大幅度提高设备安装效率,同时实现安装精度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板坯连铸扇形段空间定位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土建工程移交的基准点,建立空间坐标系:连铸机浇铸中心线为X轴,连铸机外弧基准线为Y轴,Z轴为标高;
2)埋设定位专用垫板:连铸机浇铸平台上的连铸机外弧基准线上埋设2块定位专用垫板、连铸机浇铸平台上的连铸机浇铸中心线上埋设2块定位专用垫板、结晶器安装位置侧墙上埋设2块定位专用垫板、±0铸机切点线位置埋设2块定位专用垫板;
3)利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量连铸机浇铸平台上埋设的4块定位专用垫板及±0铸机切点线位置埋设的2块定位专用垫板的标高;利用经纬仪、弹簧秤及钢卷尺测量连铸机浇铸平台上埋设的4块定位专用垫板及±0铸机切点线位置埋设的2块定位专用垫板距离原点的距离,进而得到每块定位专用垫板在步骤1)中建立的空间坐标系上的坐标,并记录;
4)将全站仪架设到连铸机浇铸平台上,使全站仪既能观测到连铸机浇铸平台上的4块定位专用垫板,也能观测到结晶器安装位置侧墙上的2块定位专用垫板;
5)在步骤3)中的连铸机浇铸平台上埋设的4块定位专用垫板的坐标中随机抽取2个点,输入全站仪中进行机器系统的空间坐标的自动建立;
6)全站仪内部系统坐标系建立后,利用全站仪复测连铸机浇铸平台上埋设的4块定位专用垫板中另外2个点的坐标,并与步骤3)中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全站仪输出的数据与步骤3)中实际测量数据一致,则步骤5)的坐标系建立成功,如果不一致,则对连铸机浇铸平台上埋设的4块定位专用垫板重新布线测量,并重复步骤4)-步骤6)直至数据比对一致;
7)全站仪内部坐标系建立成功后,利用全站仪对结晶器安装位置侧墙上2块定位专用垫板进行观测,得出该两点空间位置的坐标并记录;
8)将全站仪从连铸机浇铸平台上移至±0水平段附近位置,观测结晶器安装位置侧墙上2块定位专用垫板,并将步骤7)中的数据分别输入到全站仪对应观测的定位专用垫板坐标中,重新计算建立坐标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囊装壳加工机器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纳米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