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直升机多单位照明结构装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8436.3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罗丹 |
主分类号: | B64D47/02 | 分类号: | B64D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直升机 单位 照明 结构 装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多单位照明结构装载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所述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底部均通过吊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朝外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外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头探照灯,所述控制盒外壁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单头探照灯,三个探照灯同时工作,光照强度更大,更便于搜索救援;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双头探照灯和单头探照灯,两组双头探照灯和单头探照灯分别照射机体的前方和后方,探照范围更广,能够满足大范围的照明需求,提高了救援搜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直升机多单位照明结构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直升机具有独特的飞行性能及使用价值。与有人直升机相比,无人直升机具有无人员伤亡、体积小、造价低、战场生存力强等特点,在许多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无人直升机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朝任意方向飞行,其起飞着陆场地小,不必配备像固定翼无人机那样复杂、大体积的发射回收系统。
无人直升机应用在救援搜索等领域时,通常要配备大功率的探照灯,以便于在夜间进行救援搜索,安装探照灯时,就须使用到照明结构装载装置;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8482693A的发明专利,其就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探照灯支架,包括连杆和机体,所述连杆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机体的四周,所述连杆远离机体的一端均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正上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连接有机翼,所述机体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降落架,所述机体的下端且位于两个降落架之间连接有支架,通过无人机与探照灯进行结合,使得无人机携带着探照灯进行飞行,从而可以对需要照明的地方进行探照,这样就可以使得探照范围更广,而且在无人机下方安装可调节式的支架,这种可调节式的支架可以把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探照灯安装在无人机上,从而实现了无人机安装探照灯的多样化,提高了无人机探照灯支架的使用性能。
上述专利中,虽然具有可以把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探照灯安装在无人机上的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其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
1、上述探照支架的装载量较少,只能够装载一个探照灯,而在救援搜索时,为了保证救援搜索效率,通过需要大范围的照明,只装载一个探照灯显然无法满足大范围的照明需求;
2、上述探照支架不具备配重调节的功能,探照支架和探照灯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安装在无人直升机的底部时,需要多次试验安装位置,才能够保持无人机机体的平衡,然而当无人直升机内部装载了货物时,之前的安装位置必然无法保持平衡,需要再次进行调整,但是传统的无人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并无法调整探照灯的安装位置;
3、上述探照支架不便于调节探照灯的探照角度,实用性较差,在救援搜索时,照射范围仍然较小;
4、传统的探照支架在安装多个不同重量的探照灯时,不便于维持多个探照灯之间的平衡,进而容易影响无人直升机的平衡;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多单位照明结构装载装置,希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多单位照明结构装载装置,具备装载量大、照射方位广、便于维持无人直升机的平衡、便于调整照射角度、便于维持多个探照灯之间的平衡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装载量大、照射方位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直升机多单位照明结构装载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所述第一L型板和第二L型板的底部均通过吊杆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朝外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外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双头探照灯,所述控制盒外壁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单头探照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罗丹,未经陈罗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表面催化活性双相透氧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精度骨牵引自动钻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