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读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8204.8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B41J2/175;G03G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姚宝然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大道3883号01栋2楼、7楼***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读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读写方法,用以解决具有包装要求的耗材盒上进行耗材芯片的读写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通过该数据读写方法能够快速判断位于包装中的芯片是否需要被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读写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分别设有配合使用的显影盒、墨 盒等耗材盒,在市场流通中的耗材盒会因型号不同以及打印性能(如最大打印页 数、耗材盒内部显影剂剩余量)而存在不同的结构。对此,各耗材盒中通常都会 携带有关于该耗材盒的型号、相关打印性能等的数据,此外,当耗材盒使用消耗 后对耗材盒的回收利用,以及耗材盒的返工等情况下则会涉及对上述数据进行改 写、重写、复位等读写操作,通常,将上述数据储以如序列号的形式存于耗材芯 片中,并将耗材芯片安装在对应的耗材盒上,当需要对耗材盒的数据进行读写时, 需要使用相关的数据读写设备与耗材盒所带的耗材芯片进行电连接,当耗材盒处 于被完整包装时,则需将耗材盒拆除包装,待读写操作完成后,必要时还需将耗 材盒进行再一次的包装,如此将使读写操作变得复杂,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读写方法,用以解决具有包装要求的耗材盒上进行耗材 芯片的读写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通过该数据读写方法能够 快速判断位于包装中的芯片是否需要被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读写方法,所述数据读写方法包括:
S1:扫描被读写产品上的第一条码,获取判断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条码位 于所述被读写产品的包装件的外表面;
S2:根据判断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读写操作;
S6:若需要,将读写设备与所述被读写产品电连接,进行读写。
本方案中,第一条码设于被读写产品的包装件的外表面,通过扫描被读写产 品上的第一条码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对被读写产品进行扫描,当需要进行读写操作 时,再将读写设备与被读写产品进行电连接,不需要对被读写产品进行读写时则 不用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也无需对放置于包装件内部的被读写产品进行拆包装的 动作,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包装件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覆盖件,所述第一条 码位于所述第一覆盖件;
步骤S6之前,所述数据读写方法还包括:
S3:撕除所述第一覆盖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覆盖件位于所述包装件的可剥离部的外表面;
步骤S3之后,所述数据读写方法还包括:
S41:撕除所述可剥离部,以露出所述包装件的可操作部;
步骤S6中,通过所述可操作部电连接所述读写设备与所述被读写产品。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覆盖件位于所述包装件的塑封薄膜的外表 面;
步骤S3之后,所述数据读写方法还包括:
S42:撕除所述塑封薄膜,以露出所述包装件的可操作部;
步骤S6中,通过所述可操作部电连接所述读写设备与所述被读写产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骤S6之前,所述数据读写方法还包括:
S51:将所述被读写产品放置于操作台上;
S52:识别所述被读写产品的所述包装件的识别部,判断所述被读写产品的 位置信息是否正确;
S53:若正确,进行步骤S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梯度比较的图像融合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动划线车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