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表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8153.9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3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瀚龙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6;C02F1/52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向长丽 |
地址: | 465150 河南省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水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依次在取水处和原水管道上加装格栅除杂、在原水输水管道起始处加氯消毒、在管道混合器中进行pH调节;(2)沉淀:将预处理后的地表水再依次经过絮凝沉淀和斜管沉淀;(3)过滤:经沉淀后的地表水依次进行石英砂过滤和活性炭过滤;(4)消毒和检测:经过滤后的地表水进行加氯消毒,消毒后的地表水再进行余氯检测;(5)输送用户:消毒后的地表水中含氯量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输送给用户。该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周期短,节能环保,出水水质优良,采用自动控制操作工艺,既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地表水的处理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表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地表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复杂污染物进入地表水体,导致水体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地表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天然有机物,指动植物在自然循环过程中腐烂分解产生的物质,主要是腐殖质、微生物分泌物、溶解的植物组织和动物的废弃物等;二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的污染,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有机合成物;三是地表水体中自身存在的泥沙、悬浮物和漂浮物等。
为了使地表水能够达到人们饮用水的标准,必须将地表水体中的污染物去除,对其进行一定的净化处理。目前,去除地表水中的污染物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其中,物理法含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等处理技术;化学法含离子交换、折点加氯、焚烧、化学沉淀、催化裂解、电渗析、电化学等处理技术;生物法含藻类养殖、生物硝化反硝化、固定化生物技术等处理技术。这些方法的处理周期比较长,处理工艺比较复杂,处理后得到的水体大部分都达不到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标准,而且这些处理方法需要的设备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和清理,工艺结构复杂,不仅占用很大的土地空间、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还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生物法和化学法在处理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引进其他新的水体杂质或污染物,因此,这些处理方法很难普遍使用。
发明内容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一种地表水的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首先,在地表水的取水位置和原水管道上加装格栅;然后,在原水输水管道起始点处加氯消毒;最后,在管道混合器中加入调质剂调整原水的pH,为下一步絮凝沉淀设备的正常工作做准备;
(2)沉淀:将经过步骤(1)预处理后的地表水进入一级智能集成化食品级不锈钢水箱中进行药物絮凝沉淀和斜管沉淀;
(3)过滤:经过步骤(2)沉淀后的地表水二级智能集成化食品级不锈钢水箱依次进行石英砂过滤和活性炭过滤;
(4)消毒和检测:经步骤(3)过滤后的地表水进入自动加氯机加氯消毒,消毒后的地表水再经过余氯检测仪检测水中的余氯;
(5)输送用户:步骤(4)消毒后的地表水中含氯量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之后,进入成品水食品级不锈钢水箱经过智慧加压泵站,通过用户送水管道输送给用户。如果经步骤(4)消毒后的地表水中含氯量未达到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通过原水管道返回步骤(1)的取水处,再重复上述步骤(1)-(5)的过程,直至水中含氯量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为止。
进一步的,所述的格栅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所述粗格栅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漂浮物,所述细格栅主要去除水中一些细小的颗粒及悬浮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预处理前地表水的浊度为30-50NT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瀚龙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瀚龙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