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电弧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8106.4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卿;白培康;赵占勇;魏守征;张震;王宇;李晓峰;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10/18;B22F10/64;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宋巧兰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碳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电弧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电弧增材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材料是以镁合金丝材和碳纤维为原料,通过绞线获得的用于电弧增材制造的复合丝材;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丙酮分别清理镁合金丝材与碳纤维表面的油污和胶质;
步骤二,将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螺旋缠绕在镁合金丝材表面,然后将缠绕碳纤维的镁合金丝材与镁合金丝材进行绞线;所得复合绞线为“1+6”结构,缠绕碳纤维的镁合金丝材处于中心位置,其余6根镁合金丝材围绕碳纤维进行绞合;通过不同直径搭配控制碳纤维含量在10%~30%,最终复合绞线直径在1.0~1.8mm之间;
步骤三,以复合绞线为原料,利用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设备、自动送丝设备进行电弧增材制造,按照预设路径逐层堆积成形出打印件;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打印件在石墨粉覆盖条件下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
所述步骤一中,所用镁合金丝材的直径为0.3~0.6mm;
所述步骤一中,所用镁合金丝材是经过退火处理的软态丝;
所述步骤一中,所用碳纤维的单丝直径为6.9μm;
所述步骤三中,电弧增材制造所用参数为:电流类型为交流电、电流大小120~160A、打印速度0.5~1.0m/min、送丝速度2~3m/min,保护气体为氩气且流量为20L/min;沉积过程中,待每层沉积结束后,焊枪熄弧并抬升,而后从成形件尾部以500mm/min的速度返至头部,然后堆积下一层材料;
所述步骤四中,退火处理中,退火温度为100~200℃,保温时间为1~3小时,之后空冷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81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