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栓支架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7911.5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石松林;周而辰;李志刚;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玮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5 | 分类号: | A61F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导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栓支架导管,其中,包括:手柄;导管本体,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外径可调的支架网盘,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另一端,其中,支架网盘中设置的支架盘体数量≧2。其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取栓支架由多个支架网盘组成,且每个支架网盘均可调节外径,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血管尺寸,同时也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取栓支架导管。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即血液的局部凝结,可发生在动脉或静脉循环中,它是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病理基础。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占全球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统称VTE,是继心梗和卒中后第3位的心血管相关性疾病的死亡原因。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以及凝血酶介导的纤维蛋白沉积,导致血栓形成。所有血栓均由聚集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和束缚的红细胞组成,但其各自占比在动静脉血栓中却不同。动脉血栓是在高剪切力作用下形成的,含有较多的血小板、少量的纤维蛋白以及相对较少的红细胞。相反,静脉血栓形成于低剪切力环境中,含有较丰富的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但血小板数量却低于动脉血栓。因此,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中占主导地位,而纤维蛋白则是静脉血栓的主要组成成分。理解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组成的差异有助于指导治疗。
血栓性疾病防治的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治组织缺血、坏死。在制定抗血栓形成的治疗策略时,首先要注意受累的部位是静脉或是动脉循环系统;血管受累的程度和部位;血管形成的扩展,栓塞或复发的危险性;以及抗血栓形成治疗与出血的相对利弊。动脉血栓治疗侧重抗血小板治疗,应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等可减少动脉血栓的发生以及手术介入治疗;而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为血液瘀滞和高凝所致,因此应增加活动和使用抗凝血药。
市场上已有的取栓支架导管在临床使用时,需要结合患者血管尺寸选取合适的支架规格,用以清除血管内的血栓,增加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取栓支架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提供多个外径大小可调节的支架网盘,以适配不同血管尺寸的取栓支架导管。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取栓支架导管,其中,包括:
手柄;
导管本体,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
外径可调的支架网盘,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的另一端,其中,支架网盘中设置的支架盘体数量≧2。
优选的,所述支架网盘包括:三个支架盘体,分别为支架盘体一,支架盘体二,支架盘体三,其中,相邻的支架盘体之间具有预定间距。
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包括:
导管端部;
导管一,其背向所述手柄的一端呈锥形口;
导管二,套设在所述导管一上;
导管三,套设在所述导管二上;
其中,所述导管一、所述导管二、所述导管三之间可相对伸缩滑动;
所述支架网盘一端与所述导管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管三连接,所述导管一与所述支架盘体一及所述支架盘体二之间的连接处连接,所述导管二与所述支架盘体二及所述支架盘体三之间的连接处连接;所述支架网盘与导管连接部有不透射线标记环。
优选的,所述支架网盘由复数根呈预定状的金属丝组成。
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架盘体由复数根金属丝构成一中间宽两端呈收缩状的盘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网盘一体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玮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玮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