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建筑温度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7517.1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江;李洁;李辉;佟胜喆;任海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典恒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64;F24D19/10;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雪华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建筑 温度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建筑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水泵,其连通至河底或湖底;水源热泵机组,其与水泵管路连接;末端换热器,其设置于用户室内,并通过第一循环泵与水源热泵机组相连接;控制机构,其包括主控器和控制面板;主控器在开启后预定时间内按照预先设定的开机参数控制水泵、水源热泵机组以及第一循环泵的运行,并在到达预定时间后,按照控制面板上输入的运行参数调整水泵、水源热泵机组以及第一循环泵的运行,以实现系统的恒温恒压运行。其不仅通过利用建筑周边河水或湖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实现了利用河水或湖水的换热满足建筑的冷热需求,同时,降低了陆地面积的使用,并提高了换热效率,且通过恒温恒压控制实现了系统的最大化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建筑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如何做到节能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如雨后春笋一般,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空调系统,在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热泵机组节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业界的注意力大多聚焦在各种“源”的利用上面,如:空气源,地源,水源,污水源等各种热源的研究开发利用。然而,虽然空气源、地源、水源等在热泵机组上的应用使得能源得到大大的节约,但是,构成热源机组的系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能源消耗,因而,如果能在热源机组的系统的能源利用上进一步节能,则会使得节能发展更进一步,对于节能发展和清洁发展的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建筑温度控制系统,不仅通过利用建筑周边河水或湖水冬暖夏凉的特点,实现了利用河水或湖水的换热满足建筑的冷热需求,同时,降低了陆地面积的使用,并提高了换热效率,且通过恒温恒压控制实现了系统的最大化节能。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建筑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水泵,其连通至河底或湖底;
水源热泵机组,其与所述水泵管路连接,以使在河底或湖底和所述水源热泵机组间循环流动的水与水源热泵机组内的混合水进行热交换后,将所述混合水与所述水源热泵机组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后利用所述制冷剂对流经所述水源热泵机组的循环水进行加热或降温;
末端换热器,其设置于用户室内,并通过第一循环泵与所述水源热泵机组相连接,以使经加热或降温的循环水经所述末端换热器后循环流动;
控制机构,其包括主控器和与所述主控器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主控器分别连接于所述水泵、水源热泵机组和第一循环泵;所述主控器在开启后预定时间内按照预先设定的开机参数控制所述水泵、水源热泵机组以及第一循环泵的运行,并在到达所述预定时间后,按照控制面板上输入的运行参数调整所述水泵、水源热泵机组以及第一循环泵的运行,以实现系统的恒温恒压运行。
优选的是,所述的节能型建筑温度控制系统中,还包括:
供水机构,其通过输水管连接于市政供水和用户出水端;所述输水管通过第二循环泵与所述水源热泵机组相连接,以使所述输水管中的水流被所述水源热泵机组调温后经所述用户出水端流出;所述第二循环泵还连接于所述主控器,所述主控器依据控制面板上输入的水压值实时调整所述输水管中的水量,以实现对用户出水端的恒压供水。
优选的是,所述的节能型建筑温度控制系统中,所述主控器按照水泵、第一循环泵或第二循环泵,以及水源热泵机组的顺序顺次启动,以完成系统的启动;并按照与启动的顺序相反的顺序顺次关闭,以完成系统的停机;各个水泵、第一循环泵或第二循环泵,以及水源热泵机组均按照预设的启停时间间隔进行启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典恒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典恒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