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结构、光耦合方法和光子集成电路芯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77438.0 | 申请日: | 2021-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苏湛;陈俊杰;吴建华;朱云鹏;陈晖;薛志全;罗纳德·加农;孟怀宇;沈亦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光智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G02B6/122;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孙明子 |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结构 耦合 方法 光子 集成电路 芯片 | ||
1.一种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耦合结构和第二光耦合结构;
所述第一光耦合结构包括第一光传输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一光传输结构连接的第一耦合端口、第二耦合端口;
所述第二光耦合结构包括第二光传输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光传输结构连接的第三耦合端口、光电转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端口用于输入光信号;所述第一光传输结构用于传输所述光信号至所述第二耦合端口;所述第二耦合端口用于输出所述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端口用于输入在光纤阵列中传输的光信号;所述第二耦合端口用于输出所述光信号至光纤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合端口用于输入光信号;所述第二光传输结构用于传输所述光信号;所述光电转换结构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光传输结构输出的光信号的信号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传输结构包括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所述第一子结构与所述光电转换结构连接;
所述第一子结构用于传输所述光信号的第一分光信号,所述光电转换结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分光信号的信号强度;
所述第二子结构用于传输所述光信号的第二分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耦合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耦合端口连接的功率分配器,用于对光信号进行分光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分光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光耦合结构,所述多个所述第二光耦合结构包括第二光耦合结构一、第二光耦合结构二;所述第二光耦合结构一、所述第二光耦合结构二各自包含的第三耦合端口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第三耦合端口对应的光源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经棱镜入射至所述第三耦合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集成于光子集成电路芯片中,所述第一耦合端口、所述第二耦合端口和所述第三耦合端口包括光栅耦合器,所述第一光传输结构和所述第二光传输结构包括导光介质。
10.一种光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耦合端口输入光信号;
所述第一光传输结构传输所述光信号至所述第二耦合端口;
所述第二耦合端口输出所述光信号;
和/或:
所述第三耦合端口输入光信号;
所述第二光传输结构传输所述光信号;
所述光电转换结构检测所述第二光传输结构输出的光信号的信号强度。
11.一种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传输结构,以及与所述光传输结构连接的耦合端口、光电转换结构,其中,所述光传输结构包括第一子结构和第二子结构,所述第一子结构与所述光电转换结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端口用于输入光信号;所述第一子结构用于传输所述光信号的第一分光信号;所述光电转换结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分光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子结构用于传输所述光信号的第二分光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耦合端口连接的功率分配器,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分光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分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分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光智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光智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4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