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用卧式液体增压高压大排量注入装置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7406.0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友;刘延俊;李洪阳;孙如军;李明捷;侯晓霞;闫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1 | 代理人: | 张平平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卧式 液体 增压 高压 排量 注入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田注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用卧式液体增压高压大排量注入装置及工作方法。采用撬装卧式结构,包括液压站撬和往复缸撬,所述液压站撬和往复缸撬通过一套液压系统实现液体增压高压大排量注水。所述液压站撬包括液压站撬框架、电动机组、恒功率变量泵组、液压控制系统、油箱、风冷系统;所述往复缸撬包括底座、阀箱、缸套、液压缸支架、阀箱拉杆、液压往复缸、电液换向系统、水冷系统。该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同时采用多台电动机液压泵并联系统作为动力设备的液压驱动方式,功率可调,节能效果好,运行平稳,作业效率高。该装置能够实现高压大排量压驱注入,提高了油层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注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用卧式液体增压高压大排量注入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连通性差、油井自然产能很低,无法满足经济开发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单井产量,改善开发效果,需要对低渗透油藏进行有效的注水。
常规的办法是对低渗透油藏的地层进行压裂改造,就是在地层内部压开并填充较长的人工裂缝,以增大低渗透岩石的裸露面积,即与井筒沟通的面积,减小流体的渗流阻力,在井筒附近地层形成高导流能力的通道供油气渗流,达到增产的目的。
目前,针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的产能研究、流入动态研究,已经成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重要研究焦点,而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的产能研究也已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对于低渗透油藏微裂缝压裂的研究较少。低渗透油藏往往需要注水补充地层能量,直井注水-压裂水平井采油的井网下以及人工裂缝的存在,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的渗流特征更为复杂,加剧了低渗透油藏注入研究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注水过程中在地层形成大量的微裂缝,并对少量串联的微裂缝实行封堵,适用于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的结构紧凑、作业效率高、运行平稳、安全性高的油田用卧式液体增压高压大排量注入装置及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田用卧式液体增压高压大排量注入装置,采用撬装卧式结构,包括液压站撬1和往复缸撬2,所述液压站撬1包括电动机组102、恒功率变量泵组103和油箱104,所述电动机组102与所述恒功率变量泵组103连接,所述液压站撬1和往复缸撬2通过液压系统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机组102包括若干台电动机,所述恒功率变量泵组103包括若干台恒功率变量泵,所述电动机数量与所述恒功率变量泵数量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站撬1还包括液压站撬框架101、液压控制系统和风冷系统105,所述电动机组102安装在液压站撬1底部,所述油箱104固定在液压站撬1上部,所述风冷系统105安装在油箱104的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冷系统105包括若干台风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往复缸撬2包括底座201、阀箱202、缸套203、液压缸支架204、阀箱拉杆205、液压往复缸206、电液换向系统和水冷系统207,所述液压缸支架204安装在底座201上,所述液压往复缸206通过法兰结构固定在液压缸支架204上,两组阀箱202安装在底座201的两端,阀箱202通过阀箱拉杆205与液压缸支架204连接,所述电液换向系统安装在底座201上,所述水冷系统202安装在底座201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04、电动机组102、恒功率变量泵组103、单向阀组、溢流阀301、换向阀组和液压往复缸206;恒功率变量泵入口连接有油箱104,恒功率变量泵出口连接有第一单向阀304和第二单向阀305,第一单向阀304通过相并联的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02和溢流阀301连接到油箱104,第二单向阀305通过换向阀组连接到液压往复缸206。
一种油田用卧式液体增压高压大排量注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华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7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