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6872.7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齐黎明;卢云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化剂 集成 灭火 实验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包括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背面与支座(2)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支座(2)的内壁卡接有气瓶(3),所述混合箱(1)的左侧面与电机(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闭水轴承卡接在混合箱(1)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转轴(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的右端与水泵(6)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水泵(6)的左侧面与混合箱(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6)出水口通过雾化喷头(7)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头(31),所述雾化喷头(7)的背面与对接管(33)正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对接管(33)背面的一端与第二接头(32)的右侧面卡接,所述第二接头(32)的左侧面通过第二阀门(30)与气瓶(3)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雾化喷头(7)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阀门(29),所述第一阀门(29)的右侧面通过第一接头(31)与导水管(8)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导水管(8)的表面通过隔热套(9)卡接在阻热丝(11)的上表面,所述阻热丝(11)的表面与盖板(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2)的下表面与箱体(13)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箱体(13)的正面与红外摄像头(14)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摄像头(14)的输出端通过线缆(15)与红外成像仪(1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箱体(13)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的上表面设置的定位块与支撑板(19)下表面开设的对应定位孔配合固定,所述支撑板(19)的上表面与钢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板(18)的上表面设置有可燃物(22),所述转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件(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8)的另一端与喇叭罩(10)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盖板(12)的下表面与卡条(2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条(25)的表面卡接在箱体(1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3)的正面设置有视窗(17),所述视窗(17)具体为玻璃材质,所述钢板(18)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8)的上表面与防护环(21)的下表面焊接,所述可燃物(22)位于防护环(21)内,所述箱体(13)内壁的右侧面卡接有排污管(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2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混合箱(1)的正面设置有刻度标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3)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排风扇(24),所述排风扇(24)的表面设置有防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上表面与添加口(27)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添加口(27)的顶端设置有螺纹盖,所述混合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排污管(23)。
8.一种阻化剂集成式灭火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工作人员使用时,首先打开盖板(12),随即盖板(12)在开启时,将可燃物(22)放置在钢板(18)上方的防护环(21)内,随即将可燃物(22)点燃后启动排风扇(24),并关闭盖板(12)即可,随后将气瓶(3)置入到支座(2)的内壁,通过第二接头(32)和对接管(33)与雾化喷头(7)连通;
S2、这时保持第二阀门(30)处于闭合状态,通过入水管(28)将混合箱(1)内灌入适量的清水,同时配合通过添加口(27)对内部加入适量的阻化剂即可启动电机(4),电机(4)启动时通过带动转轴(5)进行旋转;
S3、随后转轴(5)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表面的他若干个搅拌件(26)对清水和阻化剂进行搅拌,在混合后,通过水泵(6)的入水口抽入到水泵(6)内部,并加压后注入到雾化喷头(7);
S4、同时打开第一阀门(29)和第二阀门(30),使其气瓶(3)内部的二氧化碳通过对接管(33)同步进入到雾化喷头(7)内,在二氧化碳的膨胀作用下,携带着雾化的混合液体通过导水管(8)进入箱体(13)内部,随即喷洒而出即可,同时箱体(13)表面的排风扇(24)将混合箱(1)内部的热量抽出,可燃物(22)的火焰竖直方向热量被阻热丝(11)吸收;
S5、当可燃物(22)受到二氧化碳、水和阻化剂的混合物喷洒时,其火焰状态出现变化,同步的红外摄像头(14)对火焰进行实时摄录,拍摄的内容传导至红外成像仪(16)形成不同亮白程度的热力图,根据时间分别记录火焰亮白区域的变化状况,直至火焰熄灭;
S6、当混合箱(1)内排空后,重新放置可燃物(22),保持电机(4)关闭的状态下打开第一阀门(29)和第二阀门(30),使其气瓶(3)内部的气体通过导水管(8)直接进入到箱体(13)内,随即红外摄像头(14)与红外成像仪(16)记录二氧化碳单个灭活效果;
S7、随即关闭第二阀门(30),将混合箱(1)内通过入水管(28)注入适量的清水后,重复更新点燃可燃物(22),随即启动电机(4),水泵(6)配合雾化喷头(7)对水雾化后对水源灭火,随即通过红外成像仪(16)配合记录火焰直至到熄灭的状态;
S8、混合箱(1)内清水排空后,通过注入适量的阻化剂重复测试即可,最后将二氧化碳、水和阻化剂混合的灭火效果与单个灭火效果进行对比即可,在需要对可燃物(22)更换时,通过抓持把手即可将钢板(18)取出,同时喷洒过程中的污水通过排污管(2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未经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8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