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6283.9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2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卢冉;高攀宏;何世强;张博;单亚东;周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昂磐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4 | 分类号: | A01G18/64;A01G18/65;A01G1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戴涛 |
地址: | 272200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式菌棒 培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相互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阵列排布的筒体,设于各筒体之间用于使得若干个筒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一连接结构,盖合在各筒体顶端的筒盖,盖合在各筒体底端的底托以及设于各底托之间用于使得所述底托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的菌棒培育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菌棒培养的批量操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用菌菌棒的培养,通常是采用塑料袋进行培育,但是采用塑料袋进行菌棒培育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如5-15μm微孔透气袋价格较高;普通塑料袋需要人工在塑料袋上进行刺孔增氧,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人工工作量;接种时,需要对塑料袋造成破坏,接种孔处容易感染杂菌;塑料袋培育完菌棒后不能循环使用,会造成塑料污染等等。为克服上述缺陷,中国专利CN205161228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食用菌培养罐,包括筒状的罐体以及可拆卸连接在罐体两端的上盖和底盖,上盖上设有透气通道。这样在培养菌棒时就减少了刺孔增氧的操作,菌棒培养完成后,通过拆掉上盖和底盖即可实现棒筒分离,而且培养罐还可以循环使用。但是该方案还是存在着如下的些许不足:该食用菌培养罐在培养菌棒时不方便批量操作,如果需要批量操作就必须再另外配置一个能够同时承载多个食用菌培养罐的承载筐或者承载架,这样结构就相对复杂了一些,而且成本也会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菌棒的培养装置不方便进行批量操作,不利于降低成本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菌棒培养的批量操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相互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阵列排布的筒体,设于各筒体之间用于使得若干个筒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一连接结构,盖合在各筒体顶端的筒盖,盖合在各筒体底端的底托以及设于各底托之间用于使得所述底托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这样,就将多个筒体组合成了一个整体,在进行菌棒培育时就可以以这个整体为单位进行批量操作,并且因为多个筒体本来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就不需要再另外配置一个专门用来承载筒体的承载筐或承载架,这就简化了整个菌棒培育装置的结构,并且可以减少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顶端设有外圈尺寸小于所述筒体外圈尺寸且一端与筒体顶端固定连接的筒口段,所述筒口段另一端的周向内壁上设有筒口凸台,所述筒盖与所述筒体顶端盖合的侧面上设有环形扣接部,所述环形扣接部的外环面上设有与所述筒口凸台相配合扣接的盖体凹槽。筒盖通过盖体凹槽与筒口凸台的扣接实现与筒口段的密封连接。设置筒口段可以使得筒盖的外圈尺寸与筒体的外圈尺寸相等,使得盖合筒盖后的筒体整体看起来更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扣接部上设置若干个便于筒盖的环形扣接部与筒体筒口段的筒口凸台进行扣合/拆卸的收缩槽。
进一步的,所述筒盖包括盖体和盖合于所述盖体上的盖帽,所述盖体的周向边缘设有盖体凸台,所述盖帽的周向侧壁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盖体凸台相配合扣接的盖帽凹槽,盖帽通过盖帽凹槽与盖体凸台的扣接实现与盖体的密封连接,所述环形扣接部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盖体上位于所述环形扣接部内环之内的区域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盖体两侧的第一透气孔,所述盖体上位于所述环形扣接部外环与所述盖体周向边缘之间的区域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盖体两侧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盖体与所述盖帽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透气孔、盖体与盖帽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透气孔构成用于连通所述筒体内部和外界的透气通道。这样,在进行菌棒培育时,筒体内部就可以通过该透气通道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省去了传统的刺孔增氧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昂磐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未经昂磐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在线监视装置
- 下一篇:各向异性导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