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B-MMC的非对称双极性细胞融合仪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6065.5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婷;李新皓;柯强;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C12M1/36;C12M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hb mmc 对称 极性 细胞融合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HB‑MMC的非对称双极性细胞融合仪及控制方法,该非对称双极性细胞融合仪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脉冲发生模块、正弦发生模块、切换电路和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与脉冲发生模块相连,正弦发生模块与控制器模块相连,脉冲发生模块与切换电路相连,正弦发生模块与切换电路相连,切换电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切换电路根据控制器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向负载发出脉冲电压信号或/和正弦电压信号。本发明可实现正负极性脉冲幅值、脉宽、个数的非对称调节,从而使非对称的第二个脉冲能够更好地减少第一个脉冲的作用效果,从而减少细胞死亡率,提高融合效率,对生物医疗及生物制药的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融合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B-MMC的非对称双极 性细胞融合仪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细胞融合能够实现远源杂交,其意义在于打破了仅仅依赖有限杂交重组基因创造新种的界限,有可能形成有性杂交方式无法获得的新型的杂交动物或植物细胞, 扩大了遗传物质的重组范围。
细胞融合是生物制备的基本途径。细胞能否有效融合是决定生物制备是否可行的关键,甚至成为制约生物制备技术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发展和改进现有的细 胞融合方法、提升细胞融合的效果和效率,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制备领域的一个研究 热点。
然而目前的双极性细胞融合仪均为对称极性,但近期研究发现非对称双极性高压脉冲在减少细胞死亡率,提高融合效率上有较大提高,且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较 大的发展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HB-MMC的非对称双极性细胞融合仪及控制方法,以提高融合率和融合效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HB-MMC的非对称双极性 细胞融合仪,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脉冲发生模块、正弦发生模块、切换 电路和控制器模块;
控制器模块的信号输出控制端与脉冲发生模块的信号控制输入端相连,脉冲发生模块根据控制器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输出脉冲电压信号;
正弦发生模块的信号输入控制端与控制器模块的正弦信号输出控制端相连,正弦发生模块根据控制器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输出正弦电压信号;
脉冲发生模块的脉冲电压信号输出端与切换电路的脉冲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正弦发生模块的正弦电压信号输出端与切换电路的正弦电压信号输入端相连,切换 电路的切换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模块的切换信号输出端相连;
切换电路根据控制器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向负载发出脉冲电压信号或/和正弦电压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 源模块、控制模块和光-电转换电路;
市电220V的电源输出正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正端和第二电源模 块的电源输入正端相连,市电220V的电源输出负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 负端和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负端相连,市电220V为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 块供电;
第一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一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供电;
第二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光-电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第二电源模块为光-电转换电路供电;
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控制端与光-电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光-电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脉冲发生模块的信号控制端相连,光-电转换电路根据控制模块 发出的控制信号向脉冲发生模块发出控制信号,脉冲发生模块输出脉冲电压信号;
或/和第一电源模块包括隔离变压器和整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