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HPLC台区的居民户表电压失准监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75211.2 | 申请日: | 2021-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0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槐;陈石东;夏文静;王靖茗;骆君;向莎莎;李建军;温业椉;刘睿芳;汤梦园;文秋香;李文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19/165;G06F17/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hplc 居民 电压 失准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HPLC台区的居民户表电压失准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台区的供电数据;选取台区总表的计算时间点;计算待监测台区的各相的参考电压值;计算待监测台区的各相的电压范围;判定待监测台区下的各居民户表的电压失准状态。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针对HPLC台区的居民户表电压失准监测方法,采用HPLC通信的台区中HPLC通信的便利收集数据,无需到现场校验,只需分析采集系统后台数据即可判断居民户表电压测量是否失准,易推广,见效快,而且可靠性高、实用性好且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HPLC台区的居民户表电压失准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因此,保障电能的稳定可靠供应,就成为了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用户的用电电能计量,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功能。居民户表数量庞大,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部分表计元器件指标性能下降或损坏,导致计量失准,出现少计或多计电量的问题。大部分居民用电量较小,台区线损难以体现,而居民户表又没有定期轮校,故障隐患长期存在。如果是少计电量,将给供电部门造成损失;如果是多计电量,则给用户造成损失,有可能引发服务投诉,甚至造成大的社会舆情。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手段,实现居民户表计量超差的在线监测。
计量超差主要表现为电压或电流的超差;对于电流,因表计采集了火线与零线电流,正常用电情况下,火线与零线电流相同,因而可通过比对零、火线电流,判断电流测量是否超差。对于电压,表计只采样了一路电压(三线表为三路电压),没有参考比对,无法直接判断是否超差。
对电压超差的监测,目前的做法有:一是将居民户表电压与台区总表电压比对,若户表电压高于总表电压(剔除三相不平衡的情况),则说明电压计量出现了超差。但该方法只能粗略地分析户表电压明显高于总表电压的表计,对于差值不大的,由于线路压降的关系,即使户表电压测量值超出正误差范围,测量值还是会低于总表电压,无法发现。同时,对于负误差超差的表计,无法判断。二是有人提出在表箱加装电压监测设备,将同一表箱内的表计电压与监测设备的电压比对来判断是否超差。但这种方法需要表计与表箱的对应关系、相位关系等非常准确,增加额外投资,同时,对单户表计无法判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实用性好且简单方便的针对HPLC台区的居民户表电压失准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针对HPLC台区的居民户表电压失准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待监测台区的供电数据;
S2.从台区总表的电流数据中选取计算时间点;
S3.计算待监测台区的各相的参考电压值;
S4.计算待监测台区的各相的电压范围;
S5.根据步骤S4得到的电压范围,判定待监测台区下的各居民户表的电压失准状态。
步骤S2所述的从台区总表的电流数据中选取计算时间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获取台区总表在一天24个整点的三相电流;
B.根据步骤A获取的三相电流值,计算各个整点的三相电流平均值和三相不平衡度;
C.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各个整点的权重系数Si:
式中Iip为第i个整点的三相电流平均值;Imin为第i个整点的三相电流的最小值;Imax为第i个整点的三相电流的最大值;α和β为权重系数,且α+β=1;
D.采用如下规则选择台区总表的计算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5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