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5040.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3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龙;赵黎;姜见龙;崔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孔祥贵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包括:微光成像系统和观测部,微光成像系统包括像增强器适配结构,像增强器适配结构内可拆卸的安装像增强器,微光成像系统的成像投射到像增强器,像增强器的成像投射到观测部。本申请所提供的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通过设置像增强器适配结构,像增强器可拆卸的设置于像增强器适配结构内,当像增强器损坏后,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像增强器来保证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的正常使用,且像增强器适配结构适用于多种结构的像增强器,提升了通用性,解决了像增强器损坏后无匹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
背景技术
微光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夜视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微光通过倍增光线来增加入眼亮度,红外热成像则通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成像。近年来随着微光像增强器在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的进步,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功耗、成像质量、制造工艺上的逐步提升,使得夜视系统可以在小型化、低功耗、高清晰方面有了更多的进步空间。
不同厂商的像增强器在外观结构、阴极、阳极荧光屏、成像角度、光纤倒像器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时推移,像增强器停产或升级等因素,导致像增强器损坏后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产品。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像增强器损坏后无匹配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像增强器适配结构适用于多种结构的像增强器,提升了通用性,解决了像增强器损坏后无匹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包括:微光成像系统和观测部,所述微光成像系统包括像增强器适配结构,所述像增强器适配结构内可拆卸的安装像增强器,所述微光成像系统的成像投射到所述像增强器,所述像增强器的成像投射到所述观测部。
优选地,所述像增强器包括筒状主体,所述像增强器的外部设置电源极,所述筒状主体的内壁设置与所述电源极适配的电源接口,所述筒状主体的前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像增强器的固定装置,所述筒状主体的外部设置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的电源适配结构。
优选地,所述像增强器的外部设置增益调节端,所述筒状主体的内壁设置与所述增益调节端连接的增益接口。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固定压圈。
优选地,所述筒状主体的后端设置阴极调节结构,所述筒状主体的前端设置像距调节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红外成像系统和图像集成装置,所述微光成像系统的成像和所述红外成像系统的成像均投射到所述图像集成装置,所述图像集成装置将集成图像投射到所述观测部。
优选地,所述微光成像系统包括微光物镜和微光场镜,所述微光物镜设置于所述像增强器适配结构的前侧,所述微光场镜设置于所述图像集成装置和所述像增强器适配结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红外成像系统包括红外物镜、图像处理器、OLED屏和红外场镜,所述红外物镜设置于所述图像处理器的前侧,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OLED屏信号连接,所述红外场镜设置于所述OLED屏和所述图像集成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图像集成装置为合像镜。
优选地,所述观测部为设置于所述合像镜后侧的目镜。
本申请所提供的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通过设置像增强器适配结构,像增强器可拆卸的设置于像增强器适配结构内,当像增强器损坏后,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像增强器来保证自组式融合夜视系统的正常使用,且像增强器适配结构适用于多种结构的像增强器,提升了通用性,解决了像增强器损坏后无匹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5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