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古集成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4023.8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斌;王冲;冉宏林;郭建波;李军;张磊;易世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66;B66C19/00;B66C11/04;B66C5/02;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梁欣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古 集成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古集成平台,包括:工作舱;双层桁架机构,设于所述工作舱内;所述双层桁架机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立柱、用于检测考古提取、运输作业的第一桁架组件及用于考古数字化作业的第二桁架组件,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围接于多个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二桁架组件间隔所述第一桁架组件连接于多个所述立柱的柱体,所述第二桁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下方;湿度调节组件,围设于所述工作舱的侧壁;所述湿度调节组件包括多个加湿口,多个所述加湿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工作舱,所述湿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作舱内的湿度。本发明通过优化设置考古集成平台,解决了传统考古作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古集成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丰富多彩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是全民族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我国现有馆藏文物3018.5万件,不可移动文物77万处,并有大量丰富的地下文物未被发掘。
相关技术中,考古作业还沿用传统考古技术,即利用人工发掘、人工探测、人工记录、人工提取信息、人工分析,使得考古作业开展的效率低下。
因此,一种高效作业的考古集成平台的出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古集成平台,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考古作业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古集成平台,包括:
工作舱;
双层桁架机构,设于所述工作舱内;所述双层桁架机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立柱、用于检测考古提取、运输作业的第一桁架组件及用于考古数字化作业的第二桁架组件,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围接于多个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二桁架组件间隔所述第一桁架组件连接于多个所述立柱的柱体,所述第二桁架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桁架组件的下方;
湿度调节组件,围设于所述工作舱的侧壁;所述湿度调节组件包括多个加湿口,多个所述加湿口均匀分布于所述工作舱,所述湿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作舱内的湿度。
可选地,多个所述立柱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一桁架组件包括两第一横梁、第一纵轨、钩结构、第二纵轨及载荷台;
两所述第一横梁分别连接于呈矩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立柱的顶部的相对侧;
所述第一纵轨的两端分别可活动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横梁,所述钩结构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纵轨的下方,所述钩结构可沿所述第一纵轨的轨体来回移动,所述钩结构用于提取重物;
所述第二纵轨的两端分别可活动连接于两所述第一横梁,所述载荷台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纵轨的下方,所述载荷台可沿所述第二纵轨的轨体来回移动,所述载荷台用于提取轻物。
可选地,所述第一桁架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纵轨,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钩结构沿所述立柱的柱体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纵轨,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载荷台沿所述立柱的柱体方向来回移动。
可选地,多个所述立柱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二桁架组件包括两第二横梁、第三纵轨、第一摄像装置、第四纵轨及第二摄像装置;
两所述第二横梁分别连接于呈矩形分布的多个所述立柱的柱体的相对侧;
所述第三纵轨的两端可活动连接于两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三纵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可沿所述第三纵轨的轨体来回移动,所述第一摄像装置用于采集文物的二维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4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