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窗用高强度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3463.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煌;王雄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天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2;C22F1/047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窗 强度 铝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窗用高强度铝合金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门窗用高强度铝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构成:Zn 0.01‑0.08%,Mg 2.5‑2.8%,Cu 1.0‑1.5%,Cr 0.2‑0.25%,Mn 0.01‑0.05%,Si 0.01‑0.05%,Fe 0.1‑0.2%,Zr 0.01‑0.04%,Pt 0.001‑0.003%,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能够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断裂韧性,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窗用高强度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体元素的合金组成,主要包括的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铝合金的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是在家居、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材料,其使用量仅次于钢。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为了提高Al-Zn-Mg系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并解决高锌、高镁铝合金中严重存在的应力腐蚀问题,国外在该类铝合金中添加Cu、Cr、Mn等元素,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型Al-Zn-Mg-Cu高强度铝合金。它由于具有高的比强度和硬度、良好的热加工性、优良的焊接性能、高断裂韧度,以及高抗应力腐蚀能力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家居行业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用高强度铝合金及其制作方法,能够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断裂韧性,使用寿命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窗用高强度铝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构成:Zn 0.01-0.08%,Mg2.5-2.8%,Cu 1.0-1.5%,Cr 0.2-0.25%,Mn 0.01-0.05%,Si 0.01-0.05%,Fe 0.1-0.2%,Zr 0.01-0.04%,Pt 0.001-0.003%,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构成:Zn 0.04%,Mg 2.6%,Cu 1.2%,Cr0.24%, Mn 0.02%,Si 0.02%,Fe 0.1%,Zr 0.04%,Pt 0.002%,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门窗用高强度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高强度铝合金组成对应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依次进行熔炼铸造、多级均质化处理、固溶处理、水淬和时效处理,即得所述高强度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熔炼铸造的具体步骤为:将熔铝炉加热到850℃,当炉温达到820℃-830℃时,加入对应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热处理后,浇铸到铸模中形成铸锭。
优选地,所述热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升高温度到900℃,保温30min,搅拌均匀,将温度降低到700℃,静置保温60min左右加入六氯乙烷除气30min后,浇铸到铸模中形成铸锭。
优选地,所述多级均质化处理为三次逐级升温均质化处理工艺。
优选地,所述三次逐级升温均质化处理工艺具体为:
第一级均质化处理的温度为470-500℃,保温时间为6h;
第二级均质化处理的温度为520-540℃,保温时间为6h;
第三级均质化处理的温度为550-560℃,保温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固溶处理的具体步骤为:温度为420-440℃,保温时间为2h。
优选地,所述水淬的具体步骤为:温度为30℃,水淬时间为5-10s。
优选地,所述时效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在水淬后72小时内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工艺的温度为150℃,保温时间为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天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天成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翻身转运机
- 下一篇:一种岩石样品中伴生矿物识别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