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衣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3424.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周春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忠 |
主分类号: | A47G25/20 | 分类号: | A47G25/20;A47G25/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伍华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衣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衣架,所述衣架包括:晾晒部与固定部,所述晾晒部由左晾晒部和右晾晒部组成;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左晾晒部和右晾晒部之间,所述左晾晒部包括:若干第一支撑部;所述若干第一支撑部并列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形成夹持部;所述右晾晒部包括:若干第二支撑部;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并列设置,相邻的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部。本发明实现家居衣物从鞋袜等小件衣物到普通衣物到被子等大件衣物的全功能晾晒覆盖,解决现代居住空间日益狭窄的社会痛点。并使衣物晾晒快干,防止变形,便于操作,满足了现代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及晾晒质量要求日益提升的强烈诉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衣架。
背景技术
衣架是用来搭披衣物的架子,用于衣物洗净后的晾晒。衣架历史悠久,成为千家万户的家居日常用品。随着时代变迁,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生活居住空间日益狭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这些都对衣物晾晒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功能要求。传统现有衣架存在如下许多与现代生活需求不相宜的问题:
(一)传统现有衣架的功能单一,只能晾晒普通的衣裤,无法适应现代生活中其他各种衣物的晾晒需求。
(二)传统现有衣架晾晒时另需专门的夹子夹紧衣物,夹子需要另外单独购买,单独存放,单独操作,不便捷,效率低。
(三)传统现有衣架晾晒时,衣物会前后贴近,衣物的内部空间空气流动不畅,导致晾干速度慢,晾晒效率低下。
(四)传统现有衣架的结构设计,女性内衣、丝袜等易变形衣物晾晒时,容易悬吊变形。
(五)传统现有衣架为线状的单一平面,在有限的空间内晾晒平面周长短,难以晾晒被子等大件衣物。
(六)传统现有的衣架由于衣架的两端支撑处狭窄单薄,容易出现“将军肩”变形。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单个或多个问题的多功能衣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衣架,所述衣架包括:晾晒部与固定部,所述晾晒部由左晾晒部和右晾晒部组成;所述晾晒部包括若干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晾晒部的所述左晾晒部与所述右晾晒部的相邻一端相连,所述左晾晒部和所述右晾晒部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180度,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左晾晒部和右晾晒部之间;所述左晾晒部包括:若干第一支撑部;所述若干第一支撑部并列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形成夹持部;所述右晾晒部包括:若干第二支撑部;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并列设置,相邻的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之间形成所述夹持部;所述若干第一支撑部和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都不在竖直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晒部包括若干支撑部,所述晾晒部前后双方向都设有支撑部套入端和夹持部进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晒部包括若干支撑部,所述晾晒部前后仅单方向设有支撑部套入端和夹持部进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晾晒部的所述若干第一支撑部和右晾晒部的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分别并列设置,左晾晒部前后朝向双方向都设有支撑部套入端和夹持部进入端,右晾晒部前后朝向双方向都设有支撑部套入端和夹持部进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晾晒部的所述若干第一支撑部和右晾晒部的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分别并列设置,左晾晒部前后朝向仅单方向设有支撑部套入端和夹持部进入端,右晾晒部在与左晾晒部相反方向上,仅单方向设有支撑部套入端和夹持部进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的两个所述若干第一支撑部相抵接或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夹持部,相邻的两个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相抵接或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由相邻的两个所述若干第一支撑部和相邻的两个所述若干第二支撑部分别通过弹性相互夹紧构成,夹持部的尽端扩大成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未经李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沟脑裂显微柔性撑开气囊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