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转向的并排联合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组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3149.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杰 |
主分类号: | F03D3/00 | 分类号: | F03D3/00;F03D3/02;F03D3/06;F03D13/20;F03D80/00;F03D80/70;E02D27/42;E02D27/4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并排 联合 竖轴式 风力 发电 机组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并排联合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组平台,每榀风力发电平台主要包括钢箱梁、竖轴式风力发电机、中心墩柱、主端头墩柱和次端头墩柱;带有圆弧形挡风板的竖轴式风力发电机机组并排联合对称布置于钢箱梁的顶板上,钢箱梁中心座落在中心墩柱的支承轴承转盘顶板上的圆形橡胶支座上,支承轴承转盘固定安装在圆形中心墩柱台帽上的预埋底座上,通过支承轴承转盘带动平台实现转体,主端头墩柱和次端头墩柱上端均依次设置有矩形台帽、垫石和橡胶支座,两侧垫石之间的矩形台帽上预埋安装有拉结钢筋,钢箱梁底板两端开设有预留孔洞,预留孔洞处设有电动拉结器。本申请适于风场主次风向偏角较大的情况,能提高发电效率和年均发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转向的并排联合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将圆弧形挡风板竖轴式风力发电机并排联合来增强风力驱动的风力发电方式,具体请参见专利号为ZL202020398988.2、专利名称为多层圆弧形遮挡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方式可以增强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的转矩动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负转矩的反作用,从而提高发电功效,且单位发电成本是现在三叶水平转轴风力发电机的一半以下,特别适用于风向集中在近似于一条直线上或偏角小于30°的风场地区,在我国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适用或基本适用。但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对于那些风向偏角达30~90°的地区,若采用前述这一固定方式就会减少年均发电量,而且次风向与主风向的偏角α越大,效率就越低。因此,如何创新性地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方式以提高风向偏角30~90°地区的风力发电效率,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风力发电方式固定,对于那些风向偏角30~90°的地区,若采用这一固定方式就会减少年均发电量,而且次风向与主风向的偏角越大,效率就越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向的并排联合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组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转向的并排联合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组平台,包括若干排并列设置的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组,每排竖轴式风力发电机组中包括多榀风力发电平台梁体,每榀风力发电平台梁体包括钢箱梁、竖轴式风力发电机、中心墩柱、主端头墩柱和次端头墩柱;所述钢箱梁包括底板、腹板、顶板、翼缘、纵向隔板、横向隔板和栏杆,所述腹板的下端固定焊接于底板的纵向两侧,所述顶板与腹板的上端焊接,所述翼缘是顶板的横向两侧延伸,用三角形钢板与腹板、顶板焊接加固,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在钢箱梁内与顶板、底板和腹板焊接,所述栏杆固定安装于翼缘的外侧边沿,所述竖轴式风力发电机在钢箱梁平台顶板上纵向对称于中心墩柱布置;所述中心墩柱固定建造在地基上,所述中心墩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圆形台帽,所述圆形台帽上面预埋安装有支承轴承转盘底座,所述支承轴承转盘底座上安装有支承轴承转盘,所述支承轴承转盘的顶盖上焊接有下传力键钢块,所述钢箱梁底板的底面上焊接有上传力键钢块,所述下传力键钢块径向内侧的支承轴承转盘顶盖上粘结放置有圆形橡胶支座,所述钢箱梁长度方向的中心座落在该圆形橡胶支座上,所述支承轴承转盘旋转可带动下传力键钢块与上传力键钢块环向相互接触形成环向推力,所述环向推力及底板与圆形橡胶支座之间的摩擦力一起可带动钢箱梁转动;所述主端头墩柱和次端头墩柱之间按30~90°预定夹角设定建造在钢箱梁长度方向两端头下方的地基基础上,所述主端头墩柱和次端头墩柱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矩形台帽,所述矩形台帽上浇筑有钢筋混凝土垫石,两侧垫石之间的矩形台帽上预埋安装有拉结钢筋,所述钢筋混凝土垫石上粘结放置有矩形橡胶支座,所述底板两端头的中心处开设有预留孔洞,所述预留孔洞处设有将钢箱梁两端头转动到主端头墩柱或次端头墩柱后与拉结钢筋锁定并让钢箱梁两端头下降至与矩形橡胶支座紧密挤压的电动拉结器,所有墩柱、台帽、垫石及地基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箱梁为普通热轧钢板焊接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杰,未经袁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