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3087.6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超;赵雄;尹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3/28;H01F6/04;C25B1/04;C25B9/65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再生能源 电解水 实现 超导 利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变流装置(1)、电解水制氢设备(2)、氢气液化设备(3)、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5);所述电解水制氢设备(2)和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与变流装置(1)电性连接,氢气液化设备(3)与电解水制氢设备(2)的气罐(21)连通,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与气罐(21)和氢气液化设备(3)的液罐(31)连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5)与变流装置(1)连接,变流装置(1)将电能转换后分配给电解水制氢设备(2)和电网(6);
其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5)主要将风能和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输送至变流装置(1);实现可再生能源和电能的转换;
S2,变流,变流装置(1)接受电能后将其变换成交流电或直流电,优选满足电解水制氢设备(2)的用电需求,富余的电能输送至电网(6),由电网(6)外送;实现电能的合理分配;
S3,制气态氢,电解水制氢设备(2)接受变流装置(1)输送的电能后,进行电解水制氢,气态氢储存于气罐(21)内;实现电能和氢能的转换;
S4,制液态氢,氢气液化设备(3)启动,将气罐(21)内的气态氢转换成液态氢,液态氢储存于液罐(31)内;实现气态氢和液态氢的转换;
S5,平抑功率,液态氢沿进气管(42)进入杜瓦(41)内,液态氢漫过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通过变流装置(1)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5)的功率波动进行平抑;
在S3中,气罐(21)内的气态氢优选满足氢气液化设备(3)的需求,富余的气态氢输送至气态氢用户端(22);
在S4中,液罐(31)内的液态氢优选满足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的需求,富余的液态氢输送至液态氢用户端(32);
在S5中,液态氢对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进行冷却的同时被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运行时散发的热量气化,沿排气管(43)进入到气罐(21)内;
在S5中,当杜瓦(41)内的液态氢的液位(44)低于高温超导储能磁体时,液位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发送至智能控制开关(45),智能控制开关(45)关闭排气管(43);
在S5中,当杜瓦(41)内的气态氢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智能控制开关(45)打开排气管(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变流装置(1)接受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5)输出的电能后,对其进行交直流变换,优选供给电解水制氢设备(2),多余的部分供给电网(6)外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解水制氢设备(2)进行电解水制氢,制备的氢气储存于气罐(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氢气液化设备(3)对气罐(21)内的气态氢进行液化后储存于液罐(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位于杜瓦(41)内,进气管(42)与液罐(31)和杜瓦(41)连通,液态氢通过进气管(42)进入杜瓦(41)对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进行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中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产生的热量对杜瓦(41)内的液态氢气化产生氢气,经排气管(43)进入气罐(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超导储能与利用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温超导储能装置(4)中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冷却过程中处于超导态,通过与变流装置(1)进行充电或放电,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5)的功率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0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