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480.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0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毅;王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比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25;G06V10/74;G06K9/62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门禁,所述门禁上设有图像采集模块、补光模块、存储器、访客模块、数据更新模块及控制主体;包括以下步骤:图像采集,人员位于门禁正前方,门禁上的图像采集模块对人员进行全方位多次采集,采集通过中同时调整补光模块,控制光的亮度,最终将采集的所有图像发送至存储器;图像处理,由储存器对采集得到的所有人员图像进行参数修正处理,筛选出各个角度人员脸部图像,及每个角度还包括由亮变暗的人员脸部图像,预存所有的脸部图像;人脸识别,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与预存的脸部图像进行比对,相似度达到预设值时,则发送信号至控制主体进行门禁开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住宅小区属于人流密集区域,其安全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住宅小区而言,陌生人随意进入住户楼层,不仅骚扰到住户的日常生活且带了很多安全隐患,更多是带来人身及财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已经具有通过IC卡识别、虹膜识别技术及人脸识别技术等,进行智能化安全监控,IC卡识别需要随时携带,且丢失后容易被盗刷等问题;对于虹膜识别技术,需要红外灯配合红外镜头才能取到用于身份识别的虹膜图像,一般人眼和设备要保持在20cm-40cm,用户交互效果并不很好,另外虹膜识别技术依赖光学设备,外部光线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普通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而言,人脸识别准确性有待提高,识别效率有待提高,在人流密集区域。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快速的、准确的图像识别系统,对人流高峰期的人员流动进行快速识别,以减少等待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识别准确度高且识别效率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系统,包括门禁,所述门禁上设有图像采集模块、补光模块、存储器、访客模块、数据更新模块及控制主体,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基座、活动连接设于基座上的第一摄像头、与第一摄像头水平且活动连接设于基座上的第二摄像头、位于第一摄像头正下方且活动连接设于基座上的第三摄像头、位于第二摄像头正下方与第三摄像头水平且活动连接设于基座上的第四摄像头、设于第一摄像头至第四摄像头中间处的转盘、分别用于第一摄像头至第四摄像头与转盘连接的四个连接装置、转动设于转盘上的偏心轮、设于偏心轮上的第一滑槽、可移动设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一滑块、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一滑块和偏心轮上的第一电子伸缩杆、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滑块上端的第二电子伸缩杆、固定设于基座上用于驱动第二电子伸缩杆转动的第一电机;通过第二电子伸缩杆驱动转盘移动,使转盘向第一电机方向移动或远离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二电子伸缩杆转动,使第一滑块转动,使偏心轮转动,使转盘偏心移动,使四个连接装置驱动第一摄像头至第四摄像头转动,通过第一电子伸缩杆驱动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移动,控制转盘移动的距离,即控制第一摄像头至第四摄像头转动的角度,再通过第二电子伸缩杆驱动偏心轮移动,使转盘移动,使四个连接装置驱动第一摄像头至第四摄像头由四者中心向外或向内转动,使第一摄像头至第四摄像头转动的角度更多,且更为灵活,能够采集更多角度的图像,便于后续人脸识别门禁开锁,通过上述第一摄像头至第四摄像头设置再次增加图像采集的数量,使后续人员人脸识别范围提高,再通过补光模块控制图像采集过程中的光亮度,减少后续环境带来的影响,即避免光线问题降低人脸识别效率和准确性,使识别准确度高且识别效率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摄像头上的第一弹簧伸缩杆、固定设于基座上的固定块、设于固定块上的第二滑槽、可移动设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二滑块、两端分别固定设于第二滑块和固定块上的第一弹簧、转动设于第二滑块上的第一转轴、贯穿固定设于第一转轴上的固定轴、一端转动套设于固定轴上另一端转动设于第一弹簧伸缩杆另一端上的第二弹簧伸缩杆、一端转动套设于固定轴上另一端转动设于转盘上的第三弹簧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比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比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风口定型模具及一种烟风口定型方法
- 下一篇:膜片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