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线用端子压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306.9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7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张开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永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高照 |
地址: | 434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线用 端子 接机 | ||
本发明涉及端子压接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线用端子压接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可进行升降运动/可相对靠近或远离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可进行上下活动,所述下模具的纵截面呈U字形,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相对面对应交错设置有若干个分切刀片,所述下模具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气孔并连接有若干根与所述气孔相连通的分支管,还包括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分支管相连通。本发明设置了气孔、分支管以及抽气装置,在切割时开启抽气装置形成气流,排线在此气流的作用下与下模具相贴合,难以拱起,因此不会造成拱起时分切刀片切歪的情况,保证了良好的分切效果,从而降低了次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压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线用端子压接机。
背景技术
端子压接机是电线加工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机器。在电线加工中,需使用端子压接机对排线(塑胶黏连)进行间断式地分切,使其间断式地分切成若干根细线(内部为独立的导电线),此时需在端子压接机对应设置一组压接模具,该模具上下对应设置有分切刀片,上下模具的分切刀片交错设置,如将含有四股独立导电线黏连的排线进行分切,则一般在上模具设置一个长条形的分切刀片,在下模具设置两个长条形的分切刀片。排线输送至上下模具之间并被模具两侧设置的夹持机构夹持,但是由于排线需进行分切的部分具有一定的长度,即上下模具也制成具有一定的长度(与排线宽度相比),排线与下模具贴合度不足,易拱起,尤其是中部,此时下模具下压至拱起的排线,则易出现分切刀片切歪的情况,不能将排线分切成若干根细线或者分切的效果不佳,则次品率高,因此存在排线易拱起会导致分切效果不佳、次品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端子压接机输送至上下模具间的排线易拱起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分线用端子压接机,降低产品次品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分线用端子压接机,包括上模具以及竖直活动设置于所述上模具下方的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纵截面呈U字形,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相对面对应交错设置有若干个分切刀片,所述下模具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气孔并连接有若干根与所述气孔相连通的分支管,还包括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分支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将排线预先从下模具一侧的夹持机构至下模具在从下模具另一侧的夹持机构穿出,U字形的下模具的两侧可对排线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开启抽气装置,气流由气孔经分支管再吸至抽气装置,在此气流作用下,排线与下模具相贴合,上模具下压至下模具,分切刀片对排线中与模具正对的部分进行切割,并切割成成若干根细线(内部为独立的导电线)。其中,设置了气孔、分支管以及抽气装置,在切割时开启抽气装置形成气流,排线在此气流的作用下与下模具相贴合,难以拱起,因此不会造成拱起时分切刀片切歪的情况,保证了良好的分切效果,从而降低了次品率。
其中,应当理解的是,抽气装置可为真空泵,为常见的现有技术,上模具可由气缸或其它具有同等功能的组件来驱动其进行上下运动,为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端子压接机的其它结构,也为现有技术,以上内容均不作过多赘述。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主气管和连通管,所述主气管的侧部与所有所述分支管相连通,所述抽气装置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主气管的中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或进气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开启抽气装置时,连通管与主气管的中部相连通,因此与主气管中部相连通的分支管以及对应的气孔(开设于下模具中部)离抽气装置最近,越远离主气管中部的分支管以及对应的气孔,其离抽气装置越远,因此离抽气装置最近的气孔上方即下模具中部形成的气流较强,而排线置于下模具时,由于下模具两侧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其中排线置于下模具部分的中部更易拱起,因此下模具中部形成的较强的气流作用于中部更易拱起的排线。其中,设置了主气管和连通管,连通管与主气管的中部相连通,可在下模具中部形成较强的气流,而排线更易中部拱起,充分与排线实际拱起时的情况相适应,使其获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永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永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