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淤泥面的沉降监测系统及沉降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2263.4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廖广超;赖文辉;郑伟文;蓝育柱;陈俊英;况联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陶得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淤泥 沉降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淤泥面的沉降监测系统及沉降监测方法,涉及海底(或江底)淤泥表面沉降监测设备以及方法。提出了一种海底淤泥面的沉降监测系统及沉降监测方法,可解决各围海造陆、港口码头、人工岛屿建设时,在抛填、堆载过程中,海底淤泥面无法自动化采集、或监测数据精度不高的问题。所述沉降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测点,所述测点包括不锈钢储液罐以及高精度浮子式液位传感器;所有测点中的不锈钢储液罐保持连通,并且所有测点不锈钢储液罐中的气压相等。可以实现对海底或江底淤泥表面沉降进行自动监测的目的,并且监测精度高、监测错误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或江底)淤泥表面沉降监测设备以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近海(江边)堆填工程中,海底(江底)淤泥表面沉降监测的设备。
背景技术
围海造陆、港口码头、人工岛屿建设时,在堆积物抛填、加载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海底淤泥面进行沉降监测,以反映海底的真实情况。目前,海底淤泥沉降监测主要采取埋设沉降管及磁环的人工监测,此方法监测时耗时费力,不便实现自动化监测。此外,部分项目采用液压式静力水准仪进行海底淤泥面监测,此方法监测精度较低,其传感器与基准储液罐之间的尼龙导液管易受洋流行成抖动,对测量结果造成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海底淤泥面的沉降监测系统及沉降监测方法,可解决各围海造陆、港口码头、人工岛屿建设时,在抛填、堆载过程中,海底淤泥面无法自动化采集、或监测数据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沉降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测点,所述测点包括不锈钢储液罐2以及高精度浮子式液位传感器3,所述高精度浮子式液位传感器3安装在不锈钢储液罐2上,用于采集不锈钢储液罐2中液体的液位;所有测点中的不锈钢储液罐保持连通,并且所有测点不锈钢储液罐中的气压相等;
所述沉降监测系统还包括基准点桩4,所述基准点桩4固定设置在海底中;所述测点分为基准测点和预设测点,所述基准测点还包括用于放置不锈钢储液罐2的基准托盘6,所述基准托盘6与基准点桩4固定相连;所述预设测点还包括用于放置不锈钢储液罐2的不锈钢沉降板1,所述不锈钢沉降板1布置在选定的沉降监测点上。
相邻测点中的不锈钢储液罐的底部通过导液管7保持连通,并且相邻测点中的不锈钢储液罐的顶部通过导气管保持气压平衡。
所述导液管、导气管穿设于高压波纹保护管9中。
所述测点之外还设有罩在不锈钢储液罐2之外的不锈钢保护罩8。
所述沉降监测系统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基准点桩4顶端的还设有自动化数据采集器11与太阳能供电系统12,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器11采集所有高精度浮子式液位传感器3的读数,并进行计算;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12给自动化数据采集器11以及所有高精度浮子式液位传感器3供电。
所述基准桩点4包括多根首尾相接的不锈钢管以及多个从上到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锚板,所述不锈钢管的两端开设有内螺纹,相邻不锈钢管之间通过内螺纹连接件固定相连,多根不锈钢管首尾相接形成长杆,多个锚板均固定连接在长杆的底端。
按以下步骤进行监测:
S1、布置预设测点;
S1.1、在选定的沉降监测点上,布设不锈钢沉降板1;
S1.2、在不锈钢沉降板1上安装不锈钢储液罐2;
S1.3、在不锈钢储液罐2上安装高精度浮子式液位传感器3;
S1.4、经过步骤S1.1-S1.3完成一个预设测点的布置后,在下一个选定的沉降监测点上重复步骤S1.1-S1.3,直至完成所有预设测点的布置;
S2、布置基准测点;
S2.1、选取多根不锈钢管,各不锈钢管依次串连,形成长杆;
S2.2、在长杆的最底部,安装多块从上到下直径逐渐变小的锚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