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663.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3/34;D06B23/02;D06B15/02;D06B2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锦开创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911 | 代理人: | 李潇潇 |
地址: | 1026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丝光 纺织 用去碱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反应箱和烘干箱,所述反应箱内盛有用于中和碱的酸液,所述反应箱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导料口,所述壳体内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一导料辊,且两个第一导料辊位于反应箱上方,所述反应箱内通过第一转轴水平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料辊。本发明中,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凸轮高速转动,凸轮带动抵块和滑块和第二导料辊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则第二导料辊带动织物在反应箱内往复拉伸与松弛,从而使得织物与反应箱内的酸液充分接触,从而可以加速织物上的碱液和酸液的中和反应,提高织物上碱液的去除效率,同时还可以防止反应箱内部残留织物的沉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光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
背景技术
丝光是棉织物在一定张力状态下,经过浓烧碱液处理并保持所需要的尺寸,使织物获得丝一般的光泽的加工过程,同时经丝光工艺处理后纺织品的染色性能也得到明显的改善,还可以提高染色产品的质量以及织物尺寸的稳定性,消除织物内部应力导致的褶皱。
碱液浸泡后的织物需要进行去碱和烘干从而定型,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酸液和织物中含有的残留碱进行中和水洗从而去碱,之后通过鼓风机和加热器进行烘干,直接对外界空气加热然后对植物进行吹热风烘干的方式虽然高效,但是能源的消耗较大,同时,随着中和反应的进行,需要工人不断的添加酸液,从而保证能够对织物内残存碱液的去除,对于工人来说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丝光纺织设备中存在能源消耗,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反应箱和烘干箱,所述反应箱内盛有用于中和碱的酸液,所述反应箱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导料口,所述壳体内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一导料辊,且两个第一导料辊位于反应箱上方,所述反应箱内通过第一转轴水平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料辊,所述反应箱上端面对称贯穿开设有通道;
所述烘干箱内安装有用于对面料进行烘干的烘干机,所述烘干箱内成阵列水平转动安装有多根传输辊,所述烘干箱的侧壁对称开设有通孔,靠近所述反应箱一侧的通孔上设有排水机构。
在上述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中,所述排水机构包括靠近反应箱一侧的通孔上密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对应通孔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有压辊,位于下侧的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与反应箱之间连通设有回液管。
在上述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中,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放置槽,两根所述第二转轴均延伸至放置槽内并过盈配合有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上共同套设有传动带,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第二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在上述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中,所述反应箱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槽壁上均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有滑块,且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箱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反应箱内并固定套设有凸轮,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与凸轮对应的抵块。
在上述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中,所述壳体侧壁上分别设有酸液箱和废液箱,所述酸液箱和废液箱与反应箱之间分别连通设有排液管和进液管。
在上述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中,所述酸液箱位于反应箱上方,所述废液箱位于反应箱内酸液液面的下方。
在上述节能型丝光纺织用去碱设备中,所述反应箱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管与外界和烘干机的输入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未经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