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0912.7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强;金荣国;李应文;张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91 | 分类号: | C07D307/91;C07D209/86;C07D333/76;C07D209/88;C07D307/92;C07D409/12;C07D409/14;C07D333/50;C07C211/5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韩闪闪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电子器件及电子装置。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如化学式Ⅰ表示的结构。本申请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有效地提升器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电子元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又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指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它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过程。相比于无机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光程范围大、驱动电压低、亮度大、效率高、耗能少以及制作工艺简单等优点。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已经成为科学界和产业界十分热门的科研课题之一。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电致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然而,依然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电子器件及电子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具有如化学式Ⅰ表示的结构:
其中,Ar1和A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4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L1和L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Ar3和A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且Ar3和Ar4中至少一个选自其中,X选自C(R3R4)、O、S;
R3和R4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或者,R3和R4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5~13元环;
R1和R2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12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杂芳基;
R1、R2以Ri表示,n1和n2以ni表示,ni表示Ri的个数,i为变量,表示1和2,当i为1和2时,ni选自0、1、2、3或4;且当ni大于1时,任意两个Ri相同或不同;任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Ri相互连接形成或不饱和的6~10元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