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支撑电容器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检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0461.7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武;李印达;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电力滤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1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支撑 电容 器用 金属化 聚丙烯 薄膜 检验 方法 | ||
1.一种直流支撑电容器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检验方法,所述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外观检查:从来料中抽取2~5袋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检查其外包装袋是否密封,如果外包装袋有漏气,则认为被检验不合格;打开其中的1~2袋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检查其整卷是否有外观碰伤、划痕、端面不齐、氧化点等缺陷,如果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卷有缺陷,则被认为检验不合格,如果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卷没有缺陷,则继续进行后续检验步骤;
(2) 参数测量:测量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厚度、宽度、留边,测量其金属层的加厚边方阻值、活动区的方阻值,测量值与相对应的技术要求比较,如果测量值不符合技术要求,则认为被检验不合格,如果测量值符合技术要求,则继续进行后续检验步骤;
(3) 试验元件制作:将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依次经过卷绕、喷金、热聚合、赋能工序后制作成10~20只试验元件,其卷绕参数依据设计的元件卷绕参数,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设计工作电压为UN;
(4) 极限耐压试验:选取2~4只待试验元件,记录其初始电容值、损耗角正切值,起始试验电压1.5UN,然后逐步增加电压试验,每次电压增加值100~200V DC,试验时间均是维持5min,当试验元件出现外包炸裂、火焰、“短路”等失效现象时试验结束,记录每次试验的电压值、试验后的电容值和损耗角正切值、出现密集自愈声音的起始电压值;如果出现密集自愈声音的起始电压值小于1.6 UN,或试验元件出现失效现象时电压值小于2UN,则认为元件试验不合格;
(5) 大电流冲击试验:选取2~4只待试验元件,记录其初始电容值、损耗角正切值,对待试元件进行施加直流电压UN,然后短路放电200次,测量试验后电容值、损耗角正切值;如果试验前后的电容值变化超过±1%,或如果试验后的损耗角正切值变化0.0002,则认为元件试验不合格;
(6) 电压老化试验:选取2~4只待试验元件并对其两端灌封树脂,记录其初始电容值、损耗角正切值,待试验元件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加热到70℃,施加1.4UN,连续96小时,待冷却24小时后测电容值和损耗角正切值,如果试验前后的电容值变化超过±0.5%,则认为元件试验不合格;
(7) 判定:经过极限耐压、大电流冲击和电压老化试验后,如果试验元件全部符合要求,则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合格;当试验元件有不合格项试验,需再选取1~2只元件重新做第二次试验,如果元件第二次试验符合要求,则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合格;如果元件第二次试验仍然不符合要求,则待检的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不合格,需要抽取1~2袋金属化聚丙烯薄膜重新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直流支撑电容器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限耐压试验、大电流冲击试验和电压老化试验是同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电力滤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电力滤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04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