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激光投影辅助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9801.4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楼佩煌;宋允辉;张沪松;张悦;钱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70 | 分类号: | G06T7/70;G06T7/80;G06T17/00;G06T3/00;G06T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康进广 |
地址: | 21501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激光 投影 辅助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激光投影辅助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特征矢量数模:对目标件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其CATIA三维图形文件,选取需要投影的特征(线条、圆弧、点),对其进行特征提取从而获得目标特征的矢量数模,矢量数模由离散的点矢组成,可对线条或圆弧连续特征进行离散的描述;本发明专注于激光投影辅助装配技术,解决了传统装配过程的准确度,降低了工人的误操作可能性,提高了整个装配工序的效率,基于视觉对目标件的位姿进行识别,从而确定了相机坐标系、投影机光源坐标系和目标件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反畸变变换算法对投影图像进行了反畸变矫正,实现了投影的自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激光投影辅助装配方法,属于智能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装配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相关零件或部件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依次定位和安装。在机械装配领域,特别是精密设备的装配中,准确性至关重要,这将影响到设备功能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的互换性。在实际的生产中,装配工人一般使用装配图纸进行装配,需要对图纸进行解读,单个工位的装配往往需要多张图纸的配合,过程较为繁琐,装配人员在装配过程中极可能出现错装和漏装的现象。
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发明可在目标装配体表面进行投影来辅助装配,但基本都是固定目标件和投影机的相对位置进行投影,当系统配置完成后,无论是投影机还是目标件都不可进行位姿变动。一旦目标件位置发生变动时,投影图像仍在初始位置,无法进行自适应的跟踪,也无法对投影图像进行反畸变矫正,故其适用的广泛性受到了极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激光投影辅助装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辅助装配中投影的自适应跟踪和反畸变矫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激光投影辅助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特征矢量数模:对目标件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其CATIA三维图形文件,选取需要投影的特征(线条、圆弧、点),对其进行特征提取从而获得目标特征的矢量数模,矢量数模由离散的点矢组成,可对线条或圆弧连续特征进行离散的描述;
S2:生成投影源图:建立与投影方向垂直的法向投影平面,然后对步骤S1中得到的矢量数模进行降维,获取其在投影平面上的投影,使用一个空图像作为基底,在基底上对投影点进行自动生成,最终获取投影源图像,当目标件处于理想位姿时,使用投影机对该图像进行投影,即可实现投影特征与实际特征的位置精准匹配;
S3:获取完整投影源图像:对基本的投影源图进行编辑,添加特征尺寸、装配要求、文字标识和投影标识,从而得到了完整的投影源图像;
S4:坐标系协同标定:首先对相机进行内外参数的标定,然后将投影机与相机通过专用支架进行连接,保证相机光轴与投影机光轴平行,并且光轴距离为可达的最近距离,并对相机坐标系和投影机坐标系进行标定;在目标件表面放置视觉定位标签,使用视觉对其进行识别,从而确定目标件的当前位姿,获取目标件与相机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S5:使用步骤S4中的坐标系映射关系,对步骤S3中的完整投影源图像进行反畸变变换,获得最终的矫正后的投影图像,保证在工件的位姿变化时,无须重新标定即可直接进行投影;
S6:中央控制系统将最终的投影图像送入终端工控机,工控机控制相关投影机将图像进行投影,并可在不同的装配工序中对不同的特征进行投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条的装配特征、圆弧的装配特征和点的装配特征的重复投影精度为±1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激光投影辅助装配方法的系统,包括以下组成:
特征矢量数模获取单元:用于对目标件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其CATIA三维图形文件,选取需要投影的特征(线条、圆弧、点),对其进行特征提取从而获得目标特征的矢量数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9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