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69675.2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李刚;胡家庆;陈杰;李峰;丰斌;张玉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A61F17/00;A61B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敏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综合 急救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包括:集成式腔,集成式腔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医疗模块上具有插入端,若干接口端中至少一个接口端与插入端相匹配,一方面集成若干医疗模块形成一个集成式综合系统,能够满足对重症伤病员急救,大大提高伤员的救治率;另外一方面由于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若干个接口端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的接口端,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伤员进行医疗模块的选择,满足不同伤员的救治需求,有助于实现医疗模块的标准化,使得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
背景技术
重症患者例如心脏疾病、严重创伤患者的现场急救与转运一直是医学急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医学急救强调黄金救治时间,如果在黄金救治时间内使重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救治率将明显提高。
然而,当被救患者离救治中心较远时,患者往往在被运送到救治中心的途中就会丧命,野战条件和海上条件下更是如此,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立即后送重症伤员往往变得不现实,若能在现场尽早开展急救并且维持后送途中的急救,无疑会大大提高救治率。
众所周知,对一个重症患者的急救,需要各种急救复苏器材,例如经常需要除颤/监护仪,呼吸复苏设备等。设想,如果用担架运送一名重症伤员,由于急救设备不能随行,往往不得不中断急救,若要连续,则需要几个人手持这些急救设备跟随担架运行,这样使救治工作非常难于进行。鉴于此,研制一种集成式综合救治系统显得非常必要。集成式急救系统有多种,急救车、急救飞机即是其典型。20世纪80年代,美军就研制了AirMethod急救飞机系统,由伤员装载系统、模块化医疗柜、重症伤员担架及多功能地板组成。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有三种后送重症救治单元,有近、中程(500-5000Km)、5000Km以上远途的。这些急救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将商用急救设备分散安装在运载工具内部,由于这些系统体大,有些地域仍不能及时到达,这样不可避免又增加重症伤员转运次数。随着仪器设备微型化、集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满足重症伤病员急救要求的急救复苏设备、器械集成在一个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上成为可能。
如何实现将急救医疗器件集成在一个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内,且各个医疗模块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切换,实现医疗模块的标准化,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不仅实现将各种医疗模块集成到一个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中,而且不同位置上的医疗模块可以相互置换,有助于实现各个医疗模块的标准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包括:集成式腔,所述集成式腔内设有若干个接入口区域,所述接入口区域内具有若干个接口端;一个所述接入口区域上设有一个医疗模块,所述医疗模块上具有插入端;若干所述接口端中至少一个所述接口端与所述插入端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医疗模块至少包括除颤仪、起搏仪、监护仪、输液仪、气动呼吸机和制氧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可选的,还包括电源供给设备,位于所述集成式腔内,所述电源供给设备为多输入多输出电源。
可选的,所述接入口区域与所述电源供给设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医疗模块包括器件储存模块、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器件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医疗器件,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供给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来的控制信号,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接受所述控制信号之后所述医疗模块的使用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和无线控制器,所述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接头连接的接线端子,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与无线控制器进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控制器与无线控制信号接收器进行无线通讯,无线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有人机交互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9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