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裂解噬菌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9239.5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新;宋战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7/02;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刘洁 |
| 地址: | 13006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痢 沙门 特异性 裂解 噬菌体 分离 纯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裂解噬菌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采用斑点法和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的鉴定;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的纯化;噬菌体效价测定: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对噬菌斑计数,根据噬菌体效价与噬菌斑数的关系式对噬菌体效价进行计算。本发明以鸡白痢沙门菌临床分离株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强裂解性噬菌体YSP2,该噬菌体属于有尾病毒目长尾病毒科,生物学特性稳定,特异性裂解沙门菌,噬菌体YSP2对鸡白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其与宿主菌同时进入体内时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裂解噬菌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一方面对全球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及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由于防控本病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造成了耐药菌的产生和禽类产品的抗生素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噬菌体作为细菌的天敌,既可以克服菌株抗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又可以在自然中易于获取,逐渐被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研究及利用。
鸡白痢沙门菌在发展中国家广泛传播,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应用抗生素治疗鸡白痢仍然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存在。已经发现多种化疗药物可有效减少死亡率,但是并不能消除感染。家禽在结束化疗后仍能保持感染性,在普通环境下仍能再次感染。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无有效的清除鸡体内及环境中鸡白痢沙门菌的制剂。
(2)抗生素可起到一定的防治鸡白痢沙门菌作用,但耐药性问题影响了抗生素的效果。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鸡白痢沙门菌可水平传播、垂直传播,且具有胞内寄生特性,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导致鸡体内及饲养环境中鸡白痢沙门菌的清除净化较为困难。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产的可经垂直传播的传染病,严重影响孵化率和出雏率,其感染率一度超过30%,我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其确定为优先防治病种,对种鸡群提出净化要求。清除和净化养鸡场特别是种鸡场环境和鸡体内鸡白痢沙门菌,对提高养殖效率、节约成本、减少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裂解噬菌体的分离纯化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裂解噬菌体的分离纯化方法,所述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裂解噬菌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
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将过滤后的水样和宿主菌加入SC增菌液中,振荡培养,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
采用斑点法和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的鉴定;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的纯化;
噬菌体效价测定: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对噬菌斑计数,根据噬菌体效价与噬菌斑数的关系式对噬菌体效价进行计算。
进一步,所述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具体包括:将采集的水样用滤纸过滤,除去固体杂质,取过滤后的水样50mL和宿主菌5mL加入250mL SC增菌液中,置37℃,150r/min振荡培养16~18h;将混合培养液以4000r/min离心20min去除菌体,取上清液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即为噬菌体原液。
进一步,所述斑点法包括:首先将宿主菌均匀涂布于LB固体培养基上,待其干燥后,吸取5μL噬菌体原液滴于培养基上,37℃倒置培养10~12h;若为阳性结果即琼脂平板上出现透明斑,则说明噬菌体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9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