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校准人眼追踪裸眼3D显示的立体图案、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8873.7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3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贺曙;高炜;徐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鑫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327 | 分类号: | H04N13/327;H04N13/366;G02B30/27;G02B30/30;G02B30/50;G02B2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原力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9 | 代理人: | 胡国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滨海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校准 追踪 裸眼 显示 立体 图案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校准人眼追踪裸眼3D显示的立体图案、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显示所述立体图案,对所述立体图案进行投影;对所述立体图案的投影进行拍照,计算所述3D显示的校准参数值;调整所述校准参数值,多次投影并拍照处理,计算人眼追踪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自动对3D光栅贴合误差、摄像头装配误差,屏幕装配误差,一次性综合校准,还能对3D显示的摄像头人眼追踪参数进行自动校准,具有校准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校准人眼追踪裸眼3D显示的立体图案、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裸眼3D技术是根据人眼的视差来实现的,即人的左眼和右眼在观察同一个目标时会有图像上的差异,左眼看到的影像跟右眼看到的影像在大脑里合成就成为我们看到的3D内容;由此,通过在屏幕上做一些处理,将存在视差的图像分别映射到人的左眼和右眼,人看起来就是3D影像了。
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在屏幕上贴合光栅,将存在视差的图像分别映射到人的左眼和右眼,从而形成3D效果。但是在实际进行光栅贴合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性,无法将光栅贴合后的角度与理论的贴合角度一一对应起来。而光栅贴合后的角度与理论的贴合角度存在较大的误差,会导致最终的3D效果大打折扣。
在实际组装时,光栅与显示模块的夹角容易因为人工操作熟练度、贴合设备的精度等因素导致贴合精度不完全可控,存在一定范围内误差,使得与所述预设的节距参数和角度参数存在误差,影响立体显示效果,需要进行所述节距参数和所述角度参数校准,另外,摄像头模组本身是多个光学模块组装而成,包括马达,lens,感光芯片,基座等,这些模块的装配误差,以及摄像头与屏幕之间的装配的相对误差,都会对人眼追踪精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3D效果。
现有技术采用立体校准图校准所述节距参数和所述角度参数时,以所述预设的节距参数和角度参数为基准,根据立体显示设备的实际显示效果,对所述节距参数和所述角度参数逐步调整,直至达到最佳实际显示效果,校准步骤繁多,而且无法对摄像头人眼追踪进行校准。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诸多人工操作步骤,校准的效率低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校准倾斜式贴合裸眼3d光栅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上述校准步骤繁多、校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校准人眼追踪裸眼3D显示的立体图案,其包括左画面和右画面,所述左画面包括第一颜色参数,所述右画面包括第二颜色参数,且与所述第一颜色参数相异;所述左画面与所述右画面形成融合图案,所述融合图案再透过光栅投射,在光学成像介质上形成所述立体图案。按照几何函数划分,所述立体图案还包括多个连续分布且宽度相同的条形区域,每一所述条形区域对应一组第一融合参数和第二融合参数,相邻二所述条形区域的所述第一融合参数和/或所述第二融合参数呈相等渐变变化。
优选的,所述光学成像介质为漫反射光学材料,气溶胶光学材料,镜面反射光学材料或者聚光幕布光学材料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几何函数为直线函数,所述直线函数的公式为:y=x*N+n*M+H;其中所述立体图案的长为X,宽为Y,n为自然数序列,N、M、H为常数,以所述立体图案的左上角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由第n条线条与第n+1条线条构成第n个所述条形区域。
可替换的,所述几何函数还可以是直线函数、圆函数、椭圆函数或者三角形函数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条形区域的像素由对应的所述第一融合参数和所述第二融合参数融合所述左画面和所述右画面的像素计算得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融合参数为节距参数,用于反映所述立体图案的交织周期;所述第二融合参数为角度参数,用于反映所述立体图案的交织倾斜方向;所述交织是将所述第一画面的像素与所述第二画面的像素交替排列融合并形成融合图像的过程,交织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鑫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鑫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88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