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挤密成孔分层夯填散体材料桩地基处理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8582.8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孔玉毕;张达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玉毕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林燕 |
地址: | 65022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挤密成孔 分层 散体 材料 地基 处理 技术 | ||
1.一种冲击挤密成孔分层夯填散体材料桩地基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使场地符合施工设备运行的要求;
步骤二:复测场地标高,做好施工测量记录;
步骤三:按设计图纸要求在场地上标出夯点位置;
步骤四:根据待处理地层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强夯机械、圆锥形柱锤,在设计要求的点位进行夯击成孔,成孔过程对土层进行挤密;
步骤五:对成孔深度进行验收;
步骤六:根据设计要求的分层填筑厚度,在孔中填入合适的材料;
步骤七:使用平底或弧形底夯击锤夯击压密孔中填入的材料,控制击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步骤八:重复步骤七,直至设计要求的处理高度;
步骤九:采用载荷试验、动力触探等检测方法,对处理效果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挤密成孔分层夯填散体材料桩地基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柱锤为中部外凸两端内缩,近似橄榄球状的柱状结构,柱锤的表面平滑,柱锤的冲击端为圆锥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挤密成孔分层夯填散体材料桩地基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锤的直径控制在1.0~1.2m之间,使成孔直径达1.2~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挤密成孔分层夯填散体材料桩地基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柱锤的直径一般控制在1.2~1.5m之间,成孔直径一般能达到1.5~1.8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挤密成孔分层夯填散体材料桩地基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体材料包括碎石、土夹石、风化料、灰渣;所述材料分层填筑厚度一般控制在2~3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挤密成孔分层夯填散体材料桩地基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夯击紧密材料时可使用端头为锥形或平底的夯锤进行夯实,锥形锤可增大成桩直径,进一步挤密作用好,平底锤成桩直径增大有限,成桩桩体密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玉毕,未经孔玉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85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