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68160.0 申请日: 2021-07-07
公开(公告)号: CN113262262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8
发明(设计)人: 毛静远;毕颖斐;王贤良;赵志强;王帅;侯雅竹;张璇;杨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888 分类号: A61K36/8888;A61K9/06;A61K9/20;A61K9/16;A61K9/28;A61K9/48;A61K9/08;A61P9/10
代理公司: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代理人: 刘雅爽
地址: 300000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痰热瘀结型 稳定性 冠心病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瓜蒌皮15份、清半夏6‑20份、黄连4.5‑15份、丹参10.5‑30份、枳壳4.5‑12份、茯苓6‑12份、陈皮4.5‑12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贴合当今社会国内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弥补了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成药的相对空白;该中药制剂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服用安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中国冠心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100万,其中以稳定性冠心病最多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将持续增加。近年来,现代医学防治冠心病疗效显著,药物、介入及外科手术等方法手段日臻规范、完善和普及,但诸如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血运重建后无复流或慢血流等关键问题仍待解决或进一步完善。而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证实,中成药在缓解心绞痛、干预PCI术后再狭窄、防治再灌注后无复流、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等病范畴,虚实夹杂是其最常见的证候表现形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团队先后进行文献分析、专家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明晰了冠心病证候特征的时代变迁,即气虚、阴虚等虚性证候逐渐减少,而血瘀、痰浊等实性证候逐渐增加,且痰浊化热者越来越多见。痰热瘀结逐渐成为冠心病常见中医证候表现之一,但目前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中成药多针对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心血瘀阻等证型,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成药相对空白。疾病的证候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从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入手,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体质倾向改变,及时捕捉疾病证候特征变化并制定相应有效方剂,积极发挥中医药有效、便捷、价廉的优势,对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成药相对空白的问题,提供的中药制剂对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瓜蒌皮15份、清半夏6-20份、黄连4.5-15份、丹参10.5-30份、枳壳4.5-12份、茯苓6-12份、陈皮4.5-12份。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服用安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弥补了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成药的相对空白。

另外,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根据本发明,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瓜蒌皮15份、清半夏12份、黄连10份、丹参20份、枳壳10份、茯苓12份、陈皮12份。

根据本发明,原料组分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任意剂型,如水煎剂、煎膏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痰热瘀结型稳定性冠心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所有的原料组分混合后加水浸泡,之后进行煎煮,收集药液,得到水煎剂;所有原料组分的总质量和药液体积的比值为(9.1-17.4)kg:30L。

另外,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根据本发明,加水的量为加入高于药料平面的2-5厘米的水,浸泡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煎煮是用大火煮沸后再转为文火煎煮30-4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8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