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转炉除尘消白用超净除尘系统及除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7146.9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阳;冯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鼎华联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26;F23J15/02;B08B15/02;C21C5/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转炉 除尘 消白用超净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钢转炉除尘消白用超净除尘系统,包括炼钢炉、集气装置、脱硫塔以及相变凝聚器,所述炼钢炉包括底座、顶升液压缸、炼钢炉支架以及炼钢炉本体,所述集气装置包括集气罩、环形对接口以及集气管,所述脱硫塔包括矩形底座、脱硫塔本体、进气管、第一镂空喷淋架、第二镂空喷淋架、第三镂空喷淋架、第一平板除雾器、第四镂空喷淋架、第五镂空喷淋架、第二平板除雾器和第六镂空喷淋架以及的出气管道,所述相变凝聚器包括梯架以及变凝聚器本体。一种炼钢转炉除尘消白用超净除尘系统的除尘方法,包括白烟集尘、脱硫塔除尘以及相变凝聚器除尘。本发明对于白烟、水雾以及颗粒物的除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转炉除尘消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钢转炉除尘消白用超净除尘系统,此外还涉及一种炼钢转炉除尘消白用超净除尘系统的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是大气的污染大户,钢铁工业废气治理必须贯彻综合治理的原则。努力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这是减少废气排放的根本途径之一;改革工艺、采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以减少生产工艺废气的排放;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治理方法和设备,强化废气的治理、回收;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钢厂的污染首先是来自于冒的气体,钢铁企业污染严重的时候,烟气有黄烟、黑烟、红烟、褐色烟等。和这些烟相比,一部分人认为钢厂冒的白烟是水蒸气,没有污染;另一部分则认为白烟也是污染,避之而不及,然而白烟真正的白烟我们看着视觉是白的,实际上是脱硫产物,有大量的硫酸盐、脱硫剂还有一些氯离子、硝酸盐进入大气之后是我们空气最大的污染源,绝大部分是PM2.5,也就是导致雾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因此,对炼钢厂内的白烟进行消除以及除尘很有必要,现有技术对炼钢厂内的白烟进行消除以及除尘的除尘机构,由于脱硫塔内气液间的接触面积不大且接触时间不长,对于白烟、水雾以及颗粒物的除尘效果不好,而且采用不带集尘器除尘,不能够做到真正的绿色环保。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对于白烟、水雾以及颗粒物的除尘效果好,采用相变凝聚器来消除有色烟气,在冷凝相变换热的同时有效的凝聚湿烟气中携带的污染物,在不增加二次冷源的条件下做到真正的绿色、环保的炼钢转炉除尘消白用超净除尘系统及除尘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钢转炉除尘消白用超净除尘系统及除尘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炼钢转炉除尘消白用超净除尘系统,包括炼钢炉、集气装置、脱硫塔以及相变凝聚器,所述炼钢炉包括底座、前后对称固定设于底座顶部四个顶升液压缸、分别与四个顶升液压缸上的液压杆固定连接的炼钢炉支架以及设于炼钢炉支架上的炼钢炉本体,所述集气装置包括集气罩、固定设于集气罩底部且与炼钢炉本体顶部的环形出气口相配合对接的环形对接口以及与集气罩相接通的集气管,所述脱硫塔包括矩形底座、固定设于矩形底座顶部的脱硫塔本体、设于脱硫塔本体上且与集气管相接通的进气管、设于脱硫塔本体内且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镂空喷淋架、第二镂空喷淋架、第三镂空喷淋架、第一平板除雾器、第四镂空喷淋架、第五镂空喷淋架、第二平板除雾器和第六镂空喷淋架以及与脱硫塔本体相接通的出气管道,所述相变凝聚器包括梯架以及镶嵌于梯架上且与出气管道相接通的相变凝聚器本体。
优选的,所述脱硫塔本体上设有透视窗。
优选的,所述脱硫塔本体底端的排水管与水过滤池相接通。
优选的,所述脱硫塔本体上的烟囱上设有挡板,所述出气管道位于挡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镂空喷淋架、第二镂空喷淋架、第四镂空喷淋架以及第六镂空喷淋架上的喷淋嘴向下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镂空喷淋架以及第五镂空喷淋架上的喷淋嘴向上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镂空喷淋架以及第四镂空喷淋架设于第一平板除雾器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五镂空喷淋架以及第六镂空喷淋架设于第二平板除雾器的上下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鼎华联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鼎华联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7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