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雷梁钢栈桥钢管桩位置及垂直度测量装置及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6307.2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王坤;庄小刚;黄红林;秦环兵;葛永飞;刘爱林;董继红;王令侠;魏琪;刘子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1D15/133;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李国政 |
| 地址: | 2100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贝雷梁钢 栈桥 钢管 位置 垂直 测量 装置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雷梁钢栈桥钢管桩位置及垂直度测量装置,包括两片贝雷梁悬臂和定位框,将贝雷梁栓接在上一跨栈桥贝雷梁上,形成两个伸向水域的贝雷梁悬臂,所述定位框为双层吊篮式平台,两层结构相同,相互平行,定位框下布设工字钢,每层平台根据桩位布置预留略大于桩径的预留桩孔,所述定位框垂直居中吊设于贝雷梁悬臂之上,通过U型螺栓栓接固定在贝雷梁悬臂上。优点:本发明利用现场日常材料即可制作,并且装置非一次性产品,可反复利用,不易损耗,经济性极好。装置经过实际检验,使用时自身摆幅≤10mm,较为稳固,满足管桩定位需求,实用性好。装置还具有安全性能高、组拼简易高效、可回收利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贝雷梁钢栈桥钢管桩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测量辅助装置,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贝雷梁钢栈桥是较为常见的大型桥梁工程临时设施,既是稳定的水上通道,又能作为施工平台的一部分,用于辅助桥梁主墩的施工。某项目栈桥采用钢管桩基础形式,以连接系和桩顶分配梁将钢管桩连接成整体,然后铺设贝雷梁,最后铺设桥面板及护栏等附属结构成桥。栈桥在岸边设置桥台,依靠履带吊完成钢管桩的插打和各部分的组拼,逐跨向水中延伸。而插打钢管桩之前,水上作业,没有工作面供钢管桩设计点位测量放样,无法有效定位施工钢管桩基础和控制管桩垂直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贝雷梁钢栈桥钢管桩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测量辅助装置,其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钢管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出一种适用临建栈桥总长较大,每跨栈桥管桩布设截面相同的大型桥梁工程项目的贝雷梁钢栈桥钢管桩位置及垂直度测量装置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贝雷梁钢栈桥钢管桩位置及垂直度测量装置,包括两片贝雷梁悬臂1和定位框2,将两片贝雷梁栓接在上一跨栈桥贝雷梁上,形成两个伸向水域的贝雷梁悬臂1,所述定位框为双层吊篮式平台,两层结构相同,相互平行,定位框下布设工字钢,每层平台根据桩位布置预留略大于桩径的预留桩孔4,所述定位框垂直居中吊设于贝雷梁悬臂之上,通过U型螺栓5栓接固定在贝雷梁悬臂上。
所述定位框为双层吊篮式平台,两层结构相同,相互平行,层高3米,定位框和贝雷梁上设有护栏3。
所述贝雷梁悬臂长度、定位框尺寸、预留桩孔4均根据桩位布置设计,以满足实际需要。
所述测量装置各部位组拼时采取可拆卸栓接方式,便于反复安拆、重复利用。
其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片临时贝雷梁栓接在上一跨栈桥贝雷梁上,并加固,形成两个贝雷梁悬臂1;
2)用履带吊把预制的定位框2根据跨距设计吊设于悬臂之上,使定位框垂直居中于贝雷梁悬臂1;
3)测量技术员使用GPS-RTK设备,以栈桥设计轴线坐标建立参考线,在定位框上放样设计桩位,调节定位框使设计桩位居中于预留桩孔4;
4)用光学水准仪测量定位框四个角点,抄垫调平,使定位框两层平台预留桩孔上下在同一垂线上;
5)将定位框用U型螺栓5栓接固定在贝雷梁悬臂1上,完成装置的安装。
所述装置使用时,配合GPS-RTK设备,在预留桩孔四周平行于定位框边线放样轴线点,四边距设计桩位的尺寸,用于管桩平面位置和垂直度过程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利用施工现场日常材料即可制作;装置安全性能高、组拼简易高效,可反复利用、不易损耗,具有良好的经济和实用价值。
2)装置经过实际检验,使用时自身摆幅≤10mm,十分稳固,满足管桩定位需求,实用性好,尤其适用临建栈桥总长较大,每跨栈桥管桩布设截面相同的大型桥梁工程项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装置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6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