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隔热结构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65839.4 申请日: 2021-06-29
公开(公告)号: CN113480968A 公开(公告)日: 2021-10-08
发明(设计)人: 陈武洲;肖扬华;胡黎明;缪宗倍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东莞金菱通达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J175/14 分类号: C09J175/14;C09J11/04;C09J11/06;C08G18/81;C08G18/69;H01M10/625;H01M10/65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能源 动力电池 隔热 结构胶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隔热结构胶及其制造方法,A组合物含嵌段聚合遥爪羧基化合物、遥爪氨基化合物16~31%,偶联剂、改性剂0~1.5%,固化促进剂0~2.5%,隔热粉体44~62%,阻燃成分15~26%;B组合物含嵌段聚合遥爪异氰酸基化合物、遥爪环氧基化合物16~31%,偶联剂、改性剂0~1.5%,固化促进剂0~2.5%,隔热粉体44~62%、阻燃成分15~26%;将A组合物1份与B组合物0.25~2份的体积比例混合均匀固化;密度<0.6g/cm3,导热系数<0.08W/(m.K),拉伸强度≥5MPa,断裂伸长率≥23%,剪切粘结强度≥4MPa,击穿强度≥12.4kV/mm,体积电阻率≥2.4×1013,阻燃性V0离火即灭;可以满足前沿CTP电池包在服役期间的隔热和结构强度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基复合高分子材料、高强度粘接结构材料、隔热功能材料交集领域的设计与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隔热结构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加速发展,且在可见的未来其发展趋势难以改变。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总电能量指标越来越高,电量的储存与转换功能存在于同一空间。所面临的新问题之一,是单位体积内或单位面积上的发热密度越来越高,在动力电池包服役期间乃至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问题也相应突出,如果在电芯故障、过充电、过放电,尤其在偶发短路、碰撞等极端情况下,个别电芯热失控时易引起相邻电芯温升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动力电池包快速起火、爆燃的概率明显高于6个西格玛的控制目标。因此,在电池的电芯单体之间、模组之间以及电池包与乘客舱体之间,需要设置隔热防护,从而达到延缓热失控的目的,以延长可逃生窗口时间。

近几年,在动力电池包隔热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虽然有所进展,但总体上距离设计需求目标还不尽人意。以Tesla公司的US 7820319 B2专利为例,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间的热屏障,在电芯的外壳或外壳双层或内壳上涂抹一层或多层绝缘膨胀材料,以吸收热量、膨胀或变成焦炭状,用于阻止热扩散;该专利选用的膨胀材料有石墨系膨胀型材料、热塑性弹性体、陶瓷基泡沸材料、蛭石/矿物纤维基泡沸材料、多磷酸铵基泡沸材料。

上述专利似乎通过这种热隔层材料与结构的设计达到了热失控的阻隔目的,但是仔细做DFMEA分析后发现其缺陷是不容忽视的:

1)隔热层在正常服役时期内,其导热系数仍然在0.25W/(m.K)以上,仅当存在局部电池芯温度达到245℃以上时,其隔热层才会产生显著膨胀效应,才能将导热系数降低到0.20W/(m.K)以下,也即该类电池包仅在着火事件发生时隔热功能才会被唤醒,为时较晚;

2)石墨系膨胀型材料,混合在一个热塑性弹性体、陶瓷基泡沸材料、蛭石/矿物纤维基泡沸材料、多磷酸铵基泡沸材料构成的隔热层中,存在剪切粘结强度太低的显著缺陷,不足以达到CTP电池包所需要的结构强度,其安全性反而降低。

因此,面临的前沿问题是有必要发明一种更好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隔热结构胶,并以导热系数<0.20W/W/(m.K),剪切强度≥4MPa、阻燃性V-0,密度<0.6g/cm3为目标,以满足前沿CTP电池包在正常服役期间乃至全寿命周期内所需要的隔热和结构强度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隔热结构胶及其制造方法,使其导热系数<0.20W/(m.K)、剪切粘结强度≥4MPa、阻燃性V-0、密度<0.6g/cm3为目标,最大限度地解决新能源动力电池热失控问题,以满足CTP电池包在正常服役期间乃至全寿命周期内所需要的隔热和结构强度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东莞金菱通达导热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东莞金菱通达导热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