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工业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5661.3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6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炎坤;杜呈表;冯良成;陈明治;区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和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G06F30/27;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中源正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王明亮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注塑 工业 数据处理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工业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数据过程监测模块、数据终端监测模块和服务器;所述数据过程监测模块用于对注塑机过程数据进行检测处理,所述数据终端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注塑机生产产品对注塑机数据进行监测处理;通过数据过程监测模块对注塑机过程数据进行检测,实时获取注塑机的检测数据、工作时长和工作环境,整合并标记为输入数据;获取预测模型;将输入数据输入至预测模型获取输出结果并标记为预测标签,预测标签即为输入数据对应的状态标签,可以及时了解注塑机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问题,为用户提供警示,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降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工业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随着科技的不断的进步,注塑机还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尤其在数据处理方面急需进行进一步地的提升,需要实时检测产品的生产模型,保障生产的产品符合规范要求,若不能及时发现生产的产品问题,将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工业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解决注塑机数据处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工业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工业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过程监测模块、数据终端监测模块和服务器;所述数据过程监测模块用于对注塑机过程数据进行检测处理,所述数据终端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注塑机生产产品对注塑机数据进行监测处理;
数据终端监测模块根据注塑机生产产品对注塑机数据进行监测处理的方法包括:
步骤SA1:获取注塑机生产模型,根据获得的注塑机生产模型设置填数模型;
步骤SA2:设置标准比对条;
步骤SA3:实时获取注塑机生产产品图片,提取图片轮廓;
步骤SA4:根据图片轮廓设置轮廓比例系数,确定图片轮廓与标准比对条之间的比例,获得图片轮廓尺寸;
步骤SA5:将图片轮廓尺寸对应的输入到填数模型中,将填数模型标记为产品模型;
步骤SA6:将产品模型与注塑机生产模型进行对比,当产品模型与注塑机生产模型之间的尺寸差别大于允许误差时,生产终端报警信号;当产品模型与注塑机生产模型之间的尺寸差别不大于允许误差时,不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步骤SA1中根据获得的注塑机生产模型设置填数模型的方法包括:
步骤SB1:定义模型关键线,模型关键线就是决定模型形状的边界线;
步骤SB2:将模型关键线定义和注塑机生产模型整合并标记为输入数据;获取整合模型;
步骤SB3:将输入数据输入至整合模型获取输出结果并标记为填数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B2中获取整合模型的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整合数据;所述历史整合数据包括模型关键线定义和注塑机生产模型;为历史整合数据设置对应的输出结果;输出结果就是由模型关键线组成的模型,且模型关键线的尺寸为待输入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和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和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