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5432.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沈炜亮;黄哲宇;欧阳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F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天一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韧带 扩张器 | ||
1.一种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针、扩张头、推杆和手柄;所述导针的一端为导针头,所述导针另一端连接把手,所述扩张头为内部设置有弹性骨架的空心结构,且所述扩张头套设于所述导针的外部,所述扩张头靠近所述导针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针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扩张头远离所述导针头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导针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扩张头内还设置有套设于所述导针外部的第一螺纹套管和第二螺纹套管,所述第一螺纹套管和所述第二螺纹套管的内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管的外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的同时轴向限位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圈内,所述第二螺纹套管的外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的同时轴向限位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圈内,所述导针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螺纹套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推杆和所述手柄均套设于所述导针的外部并与所述导针滑动连接,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套管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支撑轴承,所述第一螺纹套管为外螺纹管,所述第二螺纹套管为内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套管的外端与第一连接部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管的外端与第二连接部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管靠近所述导针头的一端还设置有圆锥形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头包括扩张头包膜、所述弹性骨架和骨架结合点,所述扩张头包膜套设于所述导针外部,所述扩张头包膜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圈连接,所述扩张头包膜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圈连接,所述骨架结合点设置于所述扩张头包膜的内壁上,所述弹性骨架设置于所述扩张头包膜内部,且所述弹性骨架设置有两组,一组所述弹性骨架的外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圈连接,另一组所述弹性骨架的外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圈连接,两组所述弹性骨架的内端于所述骨架结合点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头包膜为由弹性骨架支撑的弹性薄膜,且支撑后的所述扩张头包膜的轴心与导针的轴心重合;所述骨架结合点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骨架结合点在所述扩张头包膜的内壁上周向均布,且四个所述骨架结合点构成的平面为所述扩张头包膜的横向中心面;两组所述弹性骨架以所述扩张头包膜的横向中心面为中心对称设置;每组所述弹性骨架由四个所述弹性骨架构成,一组的四个所述弹性骨架与另一组的四个所述弹性骨架分别在四个所述骨架结合点处两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骨架包括凸面弹性骨架和凹面弹性骨架,所述凸面弹性骨架靠近所述扩张头包膜的内壁设置,所述凹面弹性骨架位于所述凸面弹性骨架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头的尖端呈锥尖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与所述把手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扩张度标识,所述扩张头为初始状态时,所述手柄的自由端与起始的扩张度标识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头的初始形态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扩张头的扩张形态为椭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橡胶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交叉韧带残端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其中一个竖向端面上设置有凹面的矩形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4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