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定位查找的海上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4945.0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才学;孙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1/10;G01S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刘瑶云 |
地址: |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定位 查找 海上 采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定位查找的海上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和开设于采样筒底部的采集口,所述采样筒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体,且外壳体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活动顶杆和侧活动杆,其中活动顶杆和侧活动杆分别设置有4个,且活动顶杆和侧活动杆分别位于外壳体的底部和侧下方辅助支撑,同时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部折叠设置有充气气囊提供回收的上浮力,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GPS模块,且GPS模块集成于控制模块通过电信号控制发出定位信号。该便于定位查找的海上采样装置,设置有配合维持装置整体保持检测姿态稳定的活动顶杆和侧活动杆结构,配合自动进行姿态确认的接触开关控制系统,方便装置的稳定投放检测和定位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采样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定位查找的海上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水环境勘探监测通常会使用到各类采样装置,方便留取样本进行相关的对比监测分析等,除了普通的海水取样外,海洋沉积物的取样样本也可以便于进行相关的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检测,而海洋沉积物是由生物遗体、有机物和其他矿物质等长时间沉积于海床形成,在海下一定深度进行取样相对较为不便。
现有海上沉积物采样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2326317A的一种具有样品采集及密封包裹结构的海上沉积物采样装置,采用内部上下活动结构进行土层采样的同时,通过活动架、支撑杆、第二扭力弹簧、底板、钢刺和限位环的作用,保证取样装置在水底的稳定性,避免装置在进行敲砸过程中倾倒造成取样失败,但是该类检测装置需要通过吊缆结构保持进行起吊作业,在进行投放和回收操作时较为不便,而将检测装置直接投入水体,受水体流动影响和海底环境平整度影响,无缆绳辅助的普通检测筒不便于保持良好的竖直触底检测姿态,不便于在海床面保持稳定支撑,容易采样失败,也不便于直接进行定位回收,因此需要一种方便稳定投放采样和定位回收的海上沉积物采样装置。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采样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定位查找的海上采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海上沉积物采样装置不便于进行稳定的无缆绳投放采样,不便于进行快速定位回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定位查找的海上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和开设于采样筒底部的采集口;
所述采样筒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体,且外壳体的外侧均匀分布有活动顶杆和侧活动杆;
其中活动顶杆和侧活动杆分别设置有4个,且活动顶杆和侧活动杆分别位于外壳体的底部和侧下方辅助支撑;
同时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部折叠设置有充气气囊提供回收的上浮力;
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GPS模块,且GPS模块集成于控制模块通过电信号控制发出定位信号。
优选的,所述活动顶杆包括伸缩杆体、铰接端、触底尖端和侧凸块,且活动顶杆整体的中轴线和采样筒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顶杆可在采样筒底部进行同轴方向的辅助触底支撑。
优选的,所述铰接端和触底尖端分别位于伸缩杆体的上下两端;
其中铰接端和侧活动杆之间构成铰链连接,且触底尖端的下端低于采集口的水平高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活动顶杆底部的触底尖端可在接触海底采样面时插入土层,有助于保持稳定支撑。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体在外壳体的内侧通过伸缩滑槽构成伸缩活动结构,且伸缩杆体的中部一体化设置有侧凸块,并且侧凸块和伸缩滑槽之间贴合安装有接触开关;
同时接触开关和控制模块之间为电信号连接构成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4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