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涂抹导电液的感应头、心电图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4717.3 | 申请日: | 202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焦琼;温雯;宋舒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252 | 分类号: | A61B5/252;A61B5/266;A61B5/273;A61B5/28;A61B5/324;A61B5/318 |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张龙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涂抹 导电 感应 心电图 系统 检测 方法 | ||
可自动涂抹导电液的感应头,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球囊、连通管和锥形管,连通管中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穿设有安装管,安装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和至少一个流出孔,其中通气孔靠近球囊,流出孔靠近锥形管,安装管朝向锥形管的一端通过封闭板封闭,安装管中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在安装管内滑动过程中将打开或者封闭通气孔,活塞与封闭板之间形成容腔,容腔与流出孔相连通,容腔中设置有海绵块,锥形管远离球囊的一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极片,电极片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本发明能够在将感应头吸附在患者皮肤上的过程中在电极片和患者皮肤之间涂抹导电液,效率更高,耗时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电图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可自动涂抹导电液的感应头、心电图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在搏动之前,心肌首先发生兴奋,在兴奋过程中产生微弱电流,该电流经人体组织向各部分传导。由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不同,各部分与心脏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在人体体表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电位变化,这种人体心脏内电活动所产生的表面电位与时间的关系称为心电图。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
现有的心电图机为增加导电性,获取最佳的心电图波形,会在四肢及胸部,涂抹导电液,涂抹导电液的过程由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效率低、耗时长。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具有涂抹导电液功能的心电图感应头,例如中国专利CN101627908B公开了一种环压心电图胸导连接头,由负压囊1、电极杯2、手压筒3、环槽筒4、橡胶环5和出液孔6构成,使用时,先将电极液注入环槽筒4的环形槽内,再将手压筒3下端插入环形槽内,通过负压囊1将电极杯2固定于人体上后将手压筒3向下推,在橡胶环5的推压下,电极液均匀地从环槽筒4底部的出液孔6中流出。该方案虽然将导电液整合在了连接头中,但是添加导电液和涂抹导电液的过程仍然要单独进行,因此并不能解决涂抹导电液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可自动涂抹导电液的感应头、心电图系统及检测方法,能够在将感应头吸附在患者皮肤上的过程中在电极片和患者皮肤之间涂抹导电液,效率更高,耗时更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可自动涂抹导电液的感应头,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球囊、连通管和锥形管,连通管中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穿设有安装管,安装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和至少一个流出孔,其中通气孔靠近球囊,流出孔靠近锥形管,安装管朝向锥形管的一端通过封闭板封闭,安装管中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在安装管内滑动过程中将打开或者封闭通气孔,活塞与封闭板之间形成容腔,容腔与流出孔相连通,容腔中设置有海绵块,锥形管远离球囊的一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极片,电极片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作为上述可自动涂抹导电液的感应头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与安装管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片,第一弹片固定连接有延伸片,延伸片对应插入到所述通气孔中。
作为上述可自动涂抹导电液的感应头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弹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电极片相互平行的扳动片,并且扳动片对准所述第二通孔,扳动片和所述延伸片分别位于第一弹片的两侧。
心电图系统,包括心电图机、多条与心电图机电性连接的导联线、多个上述的感应头和用于收纳感应头的收纳机构,感应头的所述电极片与导联线一一对应地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心电图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收纳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收纳槽和储存箱,收纳槽中固定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锥形管的盒体,并且盒体的顶部敞开,收纳槽与储存箱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两个引流泵,引流泵与储存箱和所有盒体均连通,储存箱中容纳有导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4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