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化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4451.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晓;王占生;杨忠平;李颖;李秀敏;陈曦;张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3;B01D50/20;C02F103/10;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史光伟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含油 污泥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化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及方法,其中乳化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蒸汽低温干化反应器、闪蒸罐、缓存罐、脱水装置、高温对撞除油器、除尘装置和冷却分离装置;本发明通过前端低温干化和双向压榨的物理方式,使含油污泥中的水分充分分离出来,最大可能降低了含油污泥含水率,从而降低了后端高温对撞除油处理步骤中的能耗,降低了处理成本;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不存在装置结焦的问题,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安全性高;本发明可实现含油污泥的达标处理和最大程度的减量化;本发明通过配置各类检测仪表和控制阀门及控制程序,可实现处理过程的全自动运行,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乳化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和炼化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隔油池底泥、缓冲罐浮渣和罐底泥为HW08类危险废物,该类含油污泥乳化严重,含水高,呈油包水、水包油的复杂状态,油水和固体残渣很难有效分离。目前,常规处理技术为化学热洗、热解、脱水后填埋等处理方式。
采用常规化学热洗处理方式,经处理后的含油污泥很难达标,含油率较高,一般在5%以上,需进一步处置。热解方式处理后,含油率可达到1%以下,但热解炉内易结焦,影响装置长期稳定运行,而且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企业较常采用的处理方式是离心脱水后,送至危废处理厂填埋处置。离心脱水后,含油污泥含水率约在80%左右,大部分束缚水和细胞水无法有效分离,实现含油污泥减量化程度较低,处置费用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化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目前乳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减量化程度低、能耗高的问题,实现含油污泥的低成本达标处置,且装置可长期稳定运行。
一种乳化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包括:
蒸汽低温干化反应器,具有第一污泥进口、第一蒸汽进口和第一污泥出口;
闪蒸罐,具有第二污泥进口、第二污泥出口和汽化水出口,第二污泥进口与第一污泥出口连接,第二污泥进口处设置有减压阀;
缓存罐,具有第三污泥进口、第三污泥出口和第一污水出口,第三污泥进口与第二污泥出口连接;
脱水装置,具有第四污泥进口、第二污水出口和第一泥饼出口,第四污泥进口与第三污泥出口连接;
高温对撞除油器,具有第二蒸汽进口、第二泥饼进口和第一高温油气出口,第二泥饼进口与第一泥饼出口连接;
除尘装置,具有第一高温油气进口和第二高温油气出口,第一高温油气进口与第一高温油气出口连接;
冷却分离装置,具有汽化水进口、第二高温油气进口、污油出口和第三污水出口,汽化水进口与汽化水出口连接,第二高温油气进口与第二高温油气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污泥进口通过第一螺杆泵与第一污泥出口连接,减压阀与第一螺杆泵的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第三污泥进口通过第二螺杆泵与第二污泥出口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泥饼进口通过转接装置与第一泥饼出口连接,转接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第一螺旋输送机将泥饼从脱水装置输送至高温对撞除油器。
进一步的,蒸汽低温干化反应器包括罐体部件,罐体部件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第二罐体套装在第一罐体内部。
进一步的,蒸汽低温干化反应器还包括第一出泥管、第一蒸汽进管和第一进泥管;
第一出泥管穿过第一罐体与第一污泥出口连接,第一蒸汽进管穿过第一罐体与第一蒸汽进口连接,第一进泥管穿过第一罐体与第一污泥进口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出泥管、第一蒸汽进管和第一进泥管上均设有第一电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4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