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706.3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拓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涂三民;徐士金 |
地址: | 214194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溶气气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池体、接触室、接触室匀水板、接触室匀水孔、放空接口、分离室、清水收集室、污泥存储室、污泥存储室排出接口、污泥存储室闸板、污泥接收室、与溶气罐、溶气水总管、接触室溶气水释放管、接触室溶气水释放头、导流隔板、刮渣机、清水外排接口、T形清水收集管组件、清水收集管进水孔、清水均匀布水盒、连通口、清水收集室淤泥排出接口与污水进水接口与污水进水管。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并提高了出水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溶气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溶气系统产生的20-100um的微小气泡群落沾敷在污水中的悬浮物体表面上形成比重小于1的沾气絮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液面形成浮渣完成固液分离。
常规气浮装置的分离室长宽比采用3:1甚至5:1,这是目前为止各类教科书和设计手册上推荐的气浮设计主要参数。举例说处理污水200m3/h的气浮采用表面负荷3-5 m3/m2/h设计时,分离室尺寸采用宽度3800毫米,长度就必须为12400毫米,长宽比基本控制在3:1左右,这种常规气浮工作原理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完善于80年代。处理效率总体比较低下。主要存在问题是分离室长宽比不合理,分离室长度接近12.4米,常规气浮分离室中溶气水中的气泡层分布呈现三角形形状,气浮池体出水端处基本没有气泡存在了。所以在气浮池体后端排除浮渣过程中因为没有气泡的托起作用,浮渣会掉落至池底随着出水带走,严重时会影响出水水质。
常规气浮装置的分离室的清水收集采用多根管子下方打孔收集清水工作模式。这种工作原理,管子长度因为配合分离室的长度要求而设置的都过长,清水收集孔配置不合理或者运行被污泥堵塞孔洞时,只有部分长度管路参与清水收集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提高出水品质的高效溶气气浮装置。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效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池体与溶气罐,溶气罐安装在池体的外壁上,在溶气罐的出口端连接有溶气水总管,所述池体为长方体形,且池体在其长度方向上被分隔成从左向右依次布置的接触室、分离室、清水收集室、分离室与接触室,在清水收集室上方设置有污泥存储室,在污泥存储室的左、右两侧各设一个污泥接收室,污泥接收室与污泥存储室连通,在污泥存储室的侧面安装有污泥存储室排出接口以及与污泥存储室排出接口配合的污泥存储室闸板,对应接触室内的池体的底面上方固定有接触室匀水板,在接触室匀水板上开设有接触室匀水孔,在接触室匀水板下方的接触室的侧壁上设有放空接口,在对应相邻的接触室与分离室连接处的池体的底面固定有向分离室一侧倾斜的导流隔板,在对应分离室位置的池体的口沿上安装有刮渣机,在接触室内设有从上往下伸入其中的接触室溶气水释放管,接触室溶气水释放管与溶气水总管相连,在接触室溶气水释放管上安装有接触室溶气水释放头,在清水收集室的前侧面上设有清水外排接口、清水收集室淤泥排出接口与污水进水接口,清水外排接口位于污水进水接口的上方,污水进水接口位于清水收集室淤泥排出接口的上方,在污水进水接口上连接有穿过清水收集室、分离室并固定在接触室匀水板的上表面的污水进水管,在分离室内设有若干组T形清水收集管组件,在T形清水收集管组件的下侧面上开设有清水收集管进水孔,在分离室与清水收集室之间的隔板上固定有位于分离室内的清水均匀布水盒,所述T形清水收集管组件的出水口设置在清水均匀布水盒上,在分离室与清水收集室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口,T形清水收集管组件通过其出水口与清水均匀布水盒的内腔连通,清水均匀布水盒的内腔通过连通口与清水收集室连通。
作为优选:在分离室内设有从上往下伸入其中的分离室溶气水释放管,分离室溶气水释放管与溶气水总管相连,在分离室溶气水释放管上安装有分离室溶气水释放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拓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拓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