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响应负荷聚合商的需求响应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3271.2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知寒;刘周斌;陈铁义;徐丹露;王澍;缪宁杰;方芹;郑卓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辉 |
地址: | 3100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响应 负荷 聚合 需求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响应负荷聚合商的需求响应方法,该方法中,电网公司在向聚合商提供补贴时,根据不同聚合商的贡献指数的大小提供相应的补贴,保证利益公平分配,确保所有市场参与者在需求响应过程中获得显著的利益,最终提高需求响应调度效率。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热响应负荷聚合商的需求响应装置、设备及系统,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的技术效果相对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热响应负荷聚合商的需求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方案是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s,LA)作为新兴的市场参与者,在追求利润的需求侧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智能计量的发展使配电网与终端用户之间实现双向通信,极大地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交互能力。然而,在电力市场背景下,需求侧负荷特别是广泛分布的响应用户积极参与互动,给电力市场参与者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
热响应负荷(Thermally Responsive Loads,TRL),如空调(ACs)、热泵等,因其功耗大、大量普及的特点,并且有巨大的热容量和易于控制,展现出提供多方获利的需求响应服务的巨大的未开发潜力。此外,精细的热响应负荷模型对人体舒适度和运行功率模式紧密相关,使其成为高效需求响应计划的良好候选对象。在电力市场中,负荷聚合商充当连接终端用户和电网公司的中介,以解决上述可扩展性问题。在终端用户处装设控制装置,聚合商可在电网负载高峰时段远程减少负载。为了使终端用户配合聚合商的调度,一般会向用户提供一定的补偿。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更紧密的信息交互成为可能。这意味着聚合商可以与签署的终端用户谈判,通过合理利用金钱激励等有效的方式实施需求响应。
对于配电网的电网公司而言,其目标是利用各种需求响应方案作为潜在资源,平衡配电网的供需,减少高峰时负荷,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以往工作中需求响应方案的实施被设定在一个固定的预定义值内,不适应实际运行状态。由于地理位置的多样性和聚合商参与响应过程对降低电网运行成本的贡献比例不同,若电网公司为每个聚合商提供的补贴一致,会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降低聚合商的积极性。在聚合商与用户协商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具体的方案保证双方的利益,从而不能有效挖掘终端载荷的响应潜力。
综上,目前电力市场在完成基于负荷聚合商业务的需求响应方案时,无法使需求响应收益得到相对公平的分配,不能平衡市场参与者(包括电网公司、负荷聚合商、终端用户)的利益。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热响应负荷聚合商的需求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用以解决目前的需求响应方案无法平衡时长参与者的利益的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热响应负荷聚合商的需求响应方法,包括:
S1、获取电网公司在未来高峰时段对热响应负荷的预期削减量;
S2、获取每个聚合商预计承担的削减量;
S3、根据所述预计承担的削减量,确定每个所述聚合商在需求响应过程中的贡献指数;根据全部所述聚合商的贡献指数和所述电网公司的补贴成本,确定每个所述聚合商预计从所述电网公司获得的补贴,保证贡献指数越大的聚合商获得的补贴越多;
S4、判断全部所述聚合商预计承担的削减量是否达到所述预期削减量;若达到,进入S5;若未达到,则增加所述补贴成本并进入S2,直至所述补贴成本达到最大补贴成本;
S5、输出每个所述聚合商预计承担的最优削减量和获得的最优补贴,以作为需求响应策略。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预计承担的削减量,确定每个所述聚合商在需求响应过程中的贡献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预计承担的削减量以及预计转移至未来低峰时段的电荷量,确定每个所述聚合商在需求响应过程中的贡献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3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