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2207.2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华;宋神友;安朗;范传斌;陈焕勇;崔闯;胡广瑞;邹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2/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林菲菲 |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钢桥纵肋 对接 焊缝 疲劳 开裂 加固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件(4)和加固结构(9),所述加固结构(9)位于纵肋底板(22)焊缝的两侧并通过加固件(4)连接;所述加固件(4)的材质为具有记忆特性的材质;
所述加固结构(9)包括第一摩擦板(1)、第一绝缘板(2)、第二摩擦板(3)、第二绝缘板(5)、锚固块(6);
所述加固件(4)位于第二摩擦板(3)和第二绝缘板(5)之间;
所述锚固块(6)、第二绝缘板(5)、加固件(4)、第二摩擦板(3)、第一绝缘板(2)、第一摩擦板(1)依次排列并通过高强螺栓(7)固定在纵肋底板(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9)具有两个及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4)的材质为Fe-SM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板(2)和第二绝缘板(5)的材质为GFR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螺栓(7)为单面自紧高强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自紧高强螺栓主要包括螺杆(10)、螺母(11)、低屈服点钢套筒(12)、高强钢套筒(15)、临时承剪垫圈(18);
所述螺母(11)螺接于螺杆(10)上,所述高强钢套筒(15)和低屈服点钢套筒(12)依次套接于螺杆(10)上,所述临时承剪垫圈(18)套接于螺杆(10)上并且位于螺母(11)和高强钢套筒(15)之间。
7.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千斤顶将加固件(4)预拉至设计预应变,此时加固件(4)在预拉应力的诱导下发生马氏体相变;
S2:在加固件(4)达到设计预应变且保持稳定后,卸载预拉应力;
S3:对加固件(4)和纵肋底板(22)钻孔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S4:利用外接电源对加固件(4)进行热电阻加热;
S5:加固件(4)冷却回缩并产生预应力加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4)为Fe-SMA加固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在Fe-SMA加固件和纵肋底板(22)各自相对应的部位钻孔以获得螺栓孔,然后对螺栓孔进行打磨确保螺栓孔的光滑,最后采用单面自紧高强螺栓将锚固块(6)、第二绝缘板(5)、加固件(4)、第二摩擦板(3)、第一绝缘板(2)、第一摩擦板(1)依次排列并固定在纵肋底板(2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针对钢桥纵肋对接焊缝疲劳开裂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为:将外接电源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锚固区的Fe-SMA加固件,接着打开电源对Fe-SMA加固件进行热电阻加热,当加热到预先设计温度时,关闭电源停止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未经西南交通大学;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囊氏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方舱单舱自动调平系统及调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