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62074.9 | 申请日: | 2021-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奎宁;胡恒广;刘元奇;李晓辉;李成;谢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10 | 分类号: | G01M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岳永先 |
| 地址: | 0500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密性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包括:水箱、升降机构以及充气机构;水箱具有上端开口的容水腔,容水腔用于蓄积检测所需的用水;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水箱上的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上的第一驱动件以及与第一驱动件连接的升降架,升降架用于承载罐体,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升降架进行升降运动,以使升降架上的罐体没入容水腔内的用水中;充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架上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连接的充气接头,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充气接头与罐体的气嘴部对接,充气接头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气嘴部和外部气源的充气通道。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罐体的气密性的自动检测,以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罐体为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罐体通常在固定压力下进行使用,对于盛放有污染或易爆炸气体的罐体在设计上不允许存在气体泄露,因此此类罐体需要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测,以保证罐体的安全性。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对罐体进行气密性检测,具体地,在对罐体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需要检测人员将外部气源手动连接到罐体的气嘴部上,然后再将罐体搬送至水箱中,才能实现气密性检测,这种人工操作方式耗时耗力,导致检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可以实现罐体的气密性的自动检测,以达到提高检测效率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其中,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包括:水箱、升降机构以及充气机构;水箱具有上端开口的容水腔,容水腔用于蓄积检测所需的用水;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水箱上的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上的第一驱动件以及与第一驱动件连接的升降架,升降架用于承载罐体,第一驱动件用于带动升降架进行升降运动,以使升降架上的罐体没入容水腔内的用水中;充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架上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连接的充气接头,第二驱动件用于带动充气接头与罐体的气嘴部对接,充气接头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气嘴部和外部气源的充气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架上设置有上端为第一V型开口的第一夹紧块,第一夹紧块通过形成第一V型开口的两倾斜壁面用于对罐体的外周侧进行支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还包括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架上的第三驱动件、与第三驱动件连接的第一安装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二夹紧块,第二夹紧块面向第一夹紧块的一端形成有第二V型开口,第三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朝向第一夹紧块运动,以使形成第二V型开口的两倾斜壁面分别与罐体的上侧的外周侧抵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架包括与第一驱动件连接的架本体以及设置在架本体上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槽,第一夹紧块通过穿设于安装槽内的螺纹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板分别用于与罐体的两端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定位板背离第二安装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定位开口,两个定位板的定位开口用于供罐体的两端的气嘴部一一对应穿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上还设置有防扭件,防扭件用于与罐体的支撑架抵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充气接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充气部和对接部,连接部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充气部上形成有侧方开口的充气通道,对接部形成有套设于气嘴部上的对接孔,对接孔与充气通道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充气通道包括与对接孔连通的轴向通道以及用于连通轴向通道和外部气源的径向通道,充气机构还包括容置于对接孔内的密封塞,密封塞上形成有与轴向通道对接的通气孔,密封塞用于设置于充气部和气嘴部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罐体气密性的检测设备还包括封堵机构,封堵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架上的第四驱动件以及与第四驱动件连接的封堵接头,第四驱动件用于带动封堵接头对罐体上剩余的气嘴部进行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